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眼中的中国民族文化故事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源:人民政协网

放大

缩小

  高高的乌蒙山,美丽的水西女,爱唱着水西谣,等待着回家的人。古老的幕俄格,出征的男人们,爱唱着水西谣,想起了梦中的她。走过了千万里路哦,唱过了千万支歌,抵不上唱一句思念的水西谣……”

  3月2日,在深圳举行的《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彝族歌手奥杰阿格的《水西谣》听醉了国内外嘉宾。

  音乐无界,艺术无界,文化无界。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基础,是我们血液里面的东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说,我们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政策帮扶力度,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成为联结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历史深处走来的精灵

  “充分利用人口较少民族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族史诗、音乐舞蹈等文化资源,鼓励创作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题材广播影视节目。”

  2016年12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征集珍贵民族文物,对濒危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强濒危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精心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这也是政协关心的重要方面。

  3月3日,在回答记者关于“政协委员在提振文化自信方面能做些什么”问题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介绍,2016年全国政协开展的91项视察调研活动中,至少有21项与文化文艺有关。

  2017年,全国政协已经安排围绕“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调研,还要召开专题协商会。

  民族文化就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精灵,魅力无穷。伴随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国际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必然要走向世界舞台。

  其中,充满独特个性的民族文化,还未实现走向世界的任务,就已经开始面临困扰。

  市场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郑福田发现,一些非遗文化传承人在知识产权转变成经济价值时并未真正受益。“内蒙古就有一些非遗项目,被域外的公司、企业抢注商标。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传播方面。腾格尔发现,我国音乐家中,郎朗、马友友等在国际上已经有足够的名气,但他们演奏的大部分音乐都是外国作品,中国作品只占5%左右。“有些人用中国乐器演奏外国音乐,就以为走向世界了。”

作者:杨朝英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