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勇超代表:打造丝绸之路中华民俗文化长廊

发布时间:2017-03-13  来源:光明网

放大

缩小

  【编者按】

  种类繁多的民族戏曲、韵味十足的特色民俗、古香古色的文物古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千年、博大精深,它独特的生命力在当今时代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国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已然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推进传统文化“传下来”和“走出去”?如何培养国人的“文化自信”?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就此发声,光明网也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代表谈·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以飧读者。

  “把民俗文化的‘根’留住,让传统非遗焕发新的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添砖加瓦……”在过去的30多年里,全国人大代表王勇超一直在为此默默付出。

  作为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常说,“一个博物院(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他看来,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更本源、更深层、更厚重、更广泛、更稳定的特性,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发挥着教化、规范、维系、调节等重要功能。

  “充分发挥所有博物院(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使每一位参观过博物院(馆)的人能够道德变得更高尚、见识变得更高明、才华变得更高超、学问变得更高深、美感能力变得更高妙。”王勇超认为,博物院(馆)不仅要抢救文化遗产、保存各类文物、珍藏民族记忆、守护中华文明;还要具备研究、探索、分类、展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功能;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文物、旅游行业;更重要的是要把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民众道德素质作为其光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简而言之,就是让博物院(馆)的职能完成由‘护物’到‘化人’的重大转型,由以藏物为主到以育人为主的积极转变。”王勇超建议,在藏品规划、布展、宣教阶段,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参观者“德识才学美”素质;并且在博物院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讨论、探索、研究,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和高科技,丰富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优化硬件设施,争取把博物院办成一个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弘道修德的地方、观风增识的地方、崇文培材的地方。

  今年,王勇超还提出了《打造丝绸之路中华民俗文化长廊》的建议。记者了解到,经过30多年,王勇超筹备创办的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目前已抢救保护历代民俗遗物四万余件(套),尤其是40院近千间由关中各地迁建的明清古民居和8600多根石雕拴马桩颇为引人注目。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陕西处在这一战略的重要节点,占据了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目前,陕西正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中,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因此,王勇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积极调研,支持陕西构建“丝绸之路中华民俗文化长廊”,统筹谋划和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民俗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风情园,以及各具特色的民俗小镇,依托这些项目,把现存的各地区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遗产都保护、弘扬、传承,使陕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在陕西探索的基础上,将‘文化长廊’不断延伸到国内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最终建立起‘中华民俗文化大长廊’,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精品线路。”要实现这一愿景,王勇超认为,一是国家应成立重大民俗文化建设项目专门组织指导机构,负责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和实施方案;二是政府应对列入中华民俗文化长廊的项目,不论所有制形式,都一视同仁;三是加大政府培育和扶持力度,尽快把中华民俗文化长廊打造成文化精品工程;四是支持对丝绸之路起点中华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加强对沿线国家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

  “比如,设立丝路文明国际民俗文化探源工程,举办国际性的民俗文化论坛或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高品位的丝路民俗文化成果,并予以出版发行,持续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交流中,字里行间王勇超满是“文化自信”。

作者:李政葳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