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冯骥才: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17-05-27  来源:凤凰网

放大

缩小

  冯骥才简介:

  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著名作家、画家、民间文艺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等职。1983年开始任全国政协委员并连任至今。

  他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传奇人物,却在天命之年挺身而出,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守望者;他在写作、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四大领域纵横穿梭;他争分夺秒地保护我们即将逝去的宝贵文化遗产,数次卖画筹资;作为国务院参事和连续7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他因敢于直言而备受关注。他就是当代著名的作家、画家、民间文艺家和社会活动家冯骥才先生。

  冯骥才1942年2月出生于天津,他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及各种球类活动,年少时曾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专事摹古,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文革中,冯骥才饱受磨难,得以深谙社会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创作等活动,并担任了《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是“伤痕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冯骥才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至今已出版各种作品集150余种。代表作有《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炮打双灯》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

  成为知名作家后,冯骥才重拾丹青,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他以其中西兼容贯通的绘画技巧和清新精雅隽永的文学意境,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写作和绘画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冯骥才却义无反顾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开始从文艺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

  这一转变肇始于1994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在这股洪流中正逐渐消失,一些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对此,冯骥才忧心如焚,茶饭不思。他拉起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摄影家,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天津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考察,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并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希望能引起他们对天津历史文化遗存的关注。

  此后,他的目光从天津投向更远的地方。

  在一系列的调研中,冯骥才发现,贵州东南部,几十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小县城,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

  冯骥才认为,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人们由此造成了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长此以往,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将丧失殆尽。他感到,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正处于空前危险的时刻。

  为此,他不顾年高劳顿,不惜花费毕生积蓄,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

  一方面,他通过社会渠道多次组织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性、思辨性文章,并在海内外进行相关演讲,一方面,他通过早在1983年就已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政协渠道,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写了大量提案建议,包括对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文化进行系统的抢救、保护、整理、分类的计划。

  2001年,冯骥才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03年开始,他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 2004年"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成立。这是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之后成立的第一家以当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公益性民间机构。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羌族文化遗产遭到重大损毁。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冯骥才立即向国家有关方面提出,要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并亲自带领调研队到四川实地调研,记录、整理羌族文化遗产。他还通过卖掉自己的书画作品出了一套羌族文化读本,送到灾区的学校。后来,国家表彰在抗震救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时,冯骥才成为统一战线唯一一名受表彰的先进个人。

  2009年冯骥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存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田野普查中所获得的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十万张图片资料、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和上千小时的影像资料。

  近年来,冯骥才还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保护古村落的提案。他认为,中国社会正在从农耕文明步入工业文化,在传统村落里,有我们的民族记忆和精神传统,有民族的终极价值观,有民族的DNA和特有的审美,有我们丰富多样的文化创造,这些东西必须保留,必须传承,不能失去。冯骥才表示,古村落的价值绝不小于万里长城,抢救古村落就是和时间赛跑。

  作为作家和画家,喜爱他的读者说,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来自于乡土;作为文化研究者,关注他的学者说,他有着博大的文化责任感。让冯骥才30年来一刻也不曾停步的重要动力就是时代赋予他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冯骥才说:“作为知识分子,肩上必然要挑起民族文化的重担。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冲击时,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是守望本民族的文化。”他的坚守,也必将唤醒更多的人,来共同保护我们“母亲的文化”。

 

作者:任桐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