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念 责任 情怀

发布时间:2017-06-15  来源:民进天津市委会

放大

缩小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和王家瑞同志以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参加了教育组小组讨论,倾听委员的意见建议,并做了认真的回应。有三位教育部副部长分别参加小组讨论,倾听委员的声音,并就“基础教育改革”,“民办教育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与委员们深入交流。先后参加小组讨论的还有“两高”和财政部的相关同志。

  我是教育界的委员,这次是第十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十年里我经历了也见证了教育界别的委员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而又极具成效的努力。如果问我的履职体会,我想用三个词来表达:信念 责任 情怀。

  1984年,21岁我从师范大学毕业后走上三尺讲台,在天津市实验中学任高中英语教师。36岁时我成为天津市特级教师。2002年走上教育行政管理岗位,从教育局副局长到主管教育的副区长,直至现在任天津市教委副主任。33年,始终没有离开教育,我与教育有不解之缘。

  因为我所崇拜的一位老师是民进会员,他用民进会员的人格魅力让我对民进有了最初的印象。知道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是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亲密友党。也知道了马叙伦、雷洁琼等老一辈民进先驱和领导。我积极申请加入民进。1997年4月,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民进会员。从此民进组织不仅接纳了我,更关心着我的进步和成长。2002年我当选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至今已经是第三届。期间任民进河西区委会主委两届。职业生涯33年,我的内心早已形成了一种融入血液的情怀,民进情怀,政协情怀,还有根深蒂固的教育情怀。

  正是怀揣“信念 责任 情怀”,我一路走着,内心充实、脚踏实地。我深深爱着民进,这20年的民进情怀成就了我坚定的政治信仰,那就是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的光荣传统。我坚信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的人生才会有方向,事业才会有目标,前行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广阔。

  2014年4月,中共天津市委调我到市教委工作,我从分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副区长,成为天津市教委分管基础教育的副主任。这是党对我的信任。尽管我有18年的教师经历,在教育行政管理岗位上历练了12年,但还是深感这个岗位,对我驾驭教育综合改革的能力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因为所有的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顶层设计,都是政策和制度的安排。不论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特色发展高中教育,还是小升初改革、中考改革、高考改革,都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都关乎民生。责任面前勇于担当,才能不辜负党的信任,不辜负民进的培养,不辜负自己的教育情怀。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所有政策的出台都努力做到兼顾公平,既注重城乡的一体化,又兼顾城乡之间的差异性。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感到我的宏观把握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置身教育几十年,孕育了我强烈的教育情怀,了解百姓需求,倾听百姓的呼声成为了一种习惯。作为教育界代表,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倾听百姓真实声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建务实之言,献发展之策。

  在全国政协履职的十年里,正是这份教育情怀,让我在政协和党派这两个平台上为基础教育的发展鼓与呼,一直未曾停歇。我先后两次参加俞正声主席主持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两次走进中南海参加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主持召开的座谈会;六次参加全国政协视察和调研;五次在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做专题发言。先后参加全国政协罗富和副主席“基础教育提质减负”和卢展工副主席“特殊教育发展”的视察调研。

  在全国政协履职的十年里,我紧紧围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咨政建言,先后撰写了近30件提案。其中《强化省级统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获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奖。《关于教育改革要跳出应试怪圈的建议》《关于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魄强健的建议》《用供给侧思路应对二孩时代》《关于完善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这些提案都是紧紧围绕教育综合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走出贫穷,是民众的期许,更是国家的责任。让贫穷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撰写了《精准“扶教”托起乡村教育的明天》《扶教,精准是关键》等相关提案和文章发表在《人民政协报》上。关注特殊教育,关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这十年来锲而不舍的建言方向。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与奋战在特殊教育战线的老师接触颇多,常常被他们默默无声的付出而感动,也为在他们细心呵护下的孩子们的成长而感动:盲校的老师,与孩子们没有眼神的交流,久而久之他们的目光便不那么炯炯有神;聋校的老师,与孩子们手语交流,久而久之他们的语言表达也不再那么流畅;启智学校的老师,长期与智障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也慢慢放下了自己,去习惯那些孩子们的行为方式……他们为这些特殊的天使撑起一片蓝天,更是为社会分担了一份责任,我敬重他们,更爱戴他们。一直以来,我连续撰写提案和文章为这些老师们呼吁,呼吁出台政策向特教领域倾斜,《他们是我心中的标尺》《倾情呼吁且一直放心不下的特殊教育》等先后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

  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为了体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 这是《义务教育法》的要义,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谈及这个话题,我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让我很难忘怀的画面。那一年我参加了全国政协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活动:一所边陲小县城的学校,一间仅能栖身的危陋平房,一张破旧的单人床,一张简陋的书桌……床上立着一把吉他,书桌上除了摆放整齐的书,还放着一个足球……这是一个年轻教师的宿舍。积极向上的男主人公刚刚大学毕业,2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告诉我,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是他能坚守的力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孩子掌握知识,增长才干。问及他的需求,他认真地说:“为了这些孩子们,我希望在品德上、教育教学能力上,能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其实这也是所有农村教师的愿望。”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工作环境如此窘迫,这些教师依然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情、对生活的阳光追求,他们身上释放着无尽的正能量。他是众多工作在农村学校教师的代表,更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力量。就为这,我愿意为他们鼓与呼。当年写出提案《强化省级统筹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这个提案获得十一届政协优秀提案奖。

  我很幸运,能与教育结缘,因为教育,我个人的进取心和社会良知不断升华。教育是我能享受一生的精神财富。我更愿意为教育持续不断鼓与呼!

  俞正声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讲到,一届政协委员,一生政协情怀。做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政协委员。这既是对政协委员的要求,更道出了政协委员的心声。

作者:孙惠玲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