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吴焕淦:妙手仁心 大医精诚

发布时间:2017-09-11  来源:民进上海市委会

放大

缩小

图为吴焕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吴焕淦同志,现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两届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名中医。在工作中,他锲而不舍地钻研中医学,借助党派优势,依靠组织平台,利用雄厚的专业知识,努力为传承发展中医药奉献智慧和力量;他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成绩卓著,是民进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榜样。

  传承创新岐黄术

  梅花香自苦寒来。吴焕淦出生在浙江仙居,当时的仙居医疗资源比较匮乏,中医盛行于乡间,耳濡目染中医治病的诸多神奇,让吴焕淦从小就立志学医。正是这种执着的信念,让吴焕淦在医学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他始终耕耘在中医针灸领域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成为优秀的上海市名中医和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多年来,吴焕淦从事针灸临床,继承与发展元代医学家罗天益“灸补脾胃”、近代陆氏“重胃气、肾气”等名家之学术思想,凝炼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临床经验,创立了“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治疗肠腑病症的学术观点。他致力于传承陆氏针灸学术思想,使之列入上海市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妙手仁心携后学

  中医针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实用医学。吴焕淦耕耘其间,风雨三十余载,滴下汗水无数,取得成绩斐然,赢得荣誉一片。

  吴焕淦教授尤其注重中医学的传帮带,有着一颗“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得新绿百千重”的育才之心。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中医流派传承工作要以临床传承为重点,以课题为抓手、以传人为载体、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高明热情的老师是‘耕耘者’,聪明好学的学生是‘种子’,好的制度保障是‘土壤’,这是流派传承的3个要素”。多年来,他致力于人才培育,已培养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生,他的学生大多都是上海市和各省市中医院校的业务骨干,有的还走上了副院长、院长的行政领导岗位。

  情系民进乐奉献

  吴焕淦教授担任民进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委后,更加情系民进的发展,团结委员会班子成员,积极开展民主党派工作。在会务工作中,他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注重细节,从每年的迎新团拜会到探望退休老会员,都强调从细节入手,做好每一项工作,温暖每一颗心。每次遇到重大自然灾害,他总是心系灾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第一个带头捐款;2013年4月雅安地震,他捐款1万元,在会内受到广泛赞誉。

  他主动配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统战部及附属医院党委,积极开展党派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高度重视对党派组织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在民进上海市委的指导帮助下,通过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党委,以及统战部的沟通、联系,除在三家附属医院发展新会员外,将发展工作重点安排在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和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经过四、五年的努力,民进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和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分别发展会员7名和11名。今年6月民进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本部支部和民进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支部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建言献策系民生

  吴焕淦十分重视参政议政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他通过提案、双月座谈会和统战理论研讨会等方式,积极献计献策。在民进上海市委及市政协会议上,他先后就创新中医药文化、中医针灸在医改中的作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革中医药诊疗技术收费标准、改善本市医疗执业环境等,向有关部门提出多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可谓件件点到“穴位”。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吴焕淦提出了“关于改善本市医疗执业环境”的提案。他在建议中提出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该是朋友,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来面对共同的敌人——疾病。这份提案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被评为2014年上海市政协优秀提案。

  不管是本职工作,还是民主党派工作,吴焕淦教授都满腔热情,锐意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每当提起那些成绩,他却真诚地说:“真心感谢民进组织给予的平台,使我能够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民主党派工作结合起来,让我能为弘扬中医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