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7教师节  >  2017教师发展论坛  >  观点

教师专业发展通道的政策设计

——基于佛山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26  来源: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

放大

缩小

  打造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是教师管理的核心问题。佛山作为广东省首个通过省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评估的城市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造就一支现代化强师队伍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任务。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政府在“造就强师”工程中主要职责有二:一是建立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和可持续力的政策体系;二是打通教师成长成才通道。即通过政策设计推动教师自己强起来,为教师强起来提供通畅的梯次性台阶支撑。至于“如何强”、“强什么”可以更多地留给教师自己。佛山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通道的政策设计,力求让教师成长成才没有阻碍和“天花板”。

  一、规划造教师人才队伍建设

  1、规划“十百千万”强师建设。建立一支10名以上国家级基础教育杰出人才、100名以上省级基础教育领军人才、1000名市区两级“三名人才”(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10000名校级以上骨干人才组成的强师队伍;一支1000人左右的青年拔尖后备人才队伍;一支信息技术、科技、艺术、体育学科特色师资人才和学生发展指导师、心理辅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新兴师资人才队伍。

  2、实施6大人才引进计划。一是杰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在学科、教学、教研科研和学校管理等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人才。二是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在学科、教学、教研科研和学校管理等领域处于省内外领先水平的人才。三是“三名”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地市级以上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在学科、教学、教研和学校管理等领域处于市内外领先水平的人才。四是青年拔尖教师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地市级以上业绩突出、成果显著、创新能力强的青年拔尖教师。五是特色师资人才和新兴人才引进计划。六是海内外高校、尤其是知名综合性大学优秀毕业生引进计划。

  3、实施4大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外引内提、梯队培养、布局优化、开放联动”原则,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成长为主线,突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三名”人才、骨干人才四个梯次培养,创新人才发展机制,营造唯才是用新生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打造南方教育名师名家。一是“大城名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国家级杰出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和市级“三名”人才,列入佛山高层次人才范围。二是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市、区、镇、校四级骨干人才,列为“大城名师”后备培养对象。三是青年拔尖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各级“教坛新秀”,列入各级骨干人才的后备培养对象。四是教育家型校长和班主任培养计划。以名校长、名班主任为重点培养对象,塑造专业化、复合型的教育家。

  4、实施优质师资布局4大优化计划。一是学前教育优秀合格师资“扩容提质”计划。有效补充幼儿园合格师资,全面规划学前教育名园长、名师和骨干队伍建设。二是义务教育名师骨干共享“均衡”计划。各区每年义务教育交流轮岗教师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20%。相对薄弱公办中小学至少拥有1名区级及以上名师或骨干,至少有1个名师工作室联系帮扶,至少设立1个名师教学实验点。三是普通高中学科名师“筑峰”计划。重点支持卓越高中引进培养一批卓越型教学名师及学科带头人,特色高中引进培养一批学科特色师资人才,民办高中引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个性化新兴师资人才。加大新优质高中教学名师和骨干人才培养比例,至少培养1名以上区级名师或学科骨干。四是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工匠”计划。面向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引进培养一批双师型专业名师骨干和创新团队。

  二、打造教师成长成才通道

  打通“十百千万”人才成长通道。建立三年一周期逐级分层人才培养对象制度,市级主要负责高层次人才发展梯级培养,区级主要负责骨干人才发展梯级培养。市区两级共同建立青年优秀教师成才通道,培养两级“教坛新秀”,“教坛新秀”列入市区两级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参见附件“佛山教师成才通道结构图”)。

  三、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按照全市统筹、错位发展、分级推进、上下联动原则,统筹全市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平台建设,开展示范性培训基地、培训团队和精品培训课程建设,整合优化教师培训资源,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创新顶岗置换研修机制,通过高校师范生实习置换在岗中小学教师脱产培训。创新学分制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广“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教师自主培训模式。市主要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区和学校主要实施骨干人才和教师全员培训。到2020年,市重点开展10项培训项目:领军人才和杰出人才“定制式”培训;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浸入式”培训;教育家型校长领导力“复合式”培训;青年教师跟岗挂职培训;高层次人才教育科研及学术能力提升培训;高层次人才信息技术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深度融合培训;职业教育双师型人才和领军团队产学研协同培训;学前教育合格师资达标专项培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团队“种子”培训;“教育创客”、学生发展指导师、心理辅导师等特色培训。

  四、搭建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按照“一名师一工作室”原则,建立“杰出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按照“一工作室一导师”原则,为工作室配备导师,建立佛山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名校长、名专家结对导师制。与著名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学科名师培训基地,与著名中小学合作建立名校长和班主任培训基地,与著名企业行业合作建立双师型“工匠”人才培训基地。在全市中小学校建立“教坛新秀”跟岗挂职基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打造本土化校本研修基地。

  五、创新人才共享辐射方式

  建立优质师资人才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市级“三名”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跨区域、跨学校、跨学段培养,指导创新拔尖学生培养实验,开展相对薄弱区域巡回指导。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人才工作室负责骨干人才及其团队跨区域、跨学校、跨学段培养,承担骨干教师跟岗实践,开展相对师资薄弱和偏远学校的名师教学实验点活动。推动高层次人才、特色师资人才、青年拔尖教师组建全市性教育科研协作共同体。实行高层次人才“项目+平台+团队”发展模式,促进优秀教师群体的快速成长。探索实行新高考下高中优质师资和特色师资区域共享、教师“走校走教”模式。

  六、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一是解决师资配置结构性矛盾。制定优化配置全市中小学校教师资源的指导意见。深化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区级统筹和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规范临聘教师统一管理,探索临时性空缺教学岗位购买服务,探索教师退出机制,加强教师编制动态管理。二是创新特色人才和校外专家柔性引进使用机制,设立特聘教师、兼职教师,探索协议工资制。三是加强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聘用机制。四是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五是推进岗位竞聘,加强优教优酬绩效工资改革,完善绩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六是加强学校引才用才自主权。七是将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纳入政府层面的高层次人才政策待遇范围,享受和其他领域人才同样的待遇服务,包括人才津贴制、科研经费扶持制等。对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科研项目扶持。对于引进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租房补贴,博士租房补贴每年12000元,硕士9000元,本科6000元。完善特色紧缺师资人才的“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制度。八是设立“南方教育名师讲堂”,推介佛山名师名家,打造“南方教育流派”的佛山样本,加强教师荣誉体系建设,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作者:舒悦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