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佐书:我看民办职教创新

发布时间:2017-11-09  来源:

放大

缩小

  何谓创新?即改变固有的模式或结构。在笔者看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可从以下多个方面考虑,而这或许也可为民办职教未来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教育规律

  公办与民办只是办学体制不同,但都要遵循教育规律。在笔者看来,教育有3 个宏观规律:用才规律,教育需考虑社会用什么才;育才规律,职业教育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何通用规律;可持续发展规律,一个为可持续发展社会服务的学生需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学校如何培养。这些都是职教创新发展需要研究的。

  职业教育规律

  职业教育规律可概括为:针锋相对,培养的学生针对社会什么需求,针对怎样的职业、工作岗位、技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即研究时代变化对职教提出的针对性要求,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职教改革需要研究所培养的学生人好吗,基本品德如何?技能好吗,能达到怎样的水平?

  评价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表示,在职教人才培养中要注意改进评价制度,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劳动价值创造能力作为评价培养质量的一个核心指标。其中,职业道德,即人好;技术技能水平,这是学生在人好的基础的核心职业竞争力;劳动价值创造的能力,即工作实效如何。此外,国务院、教育部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多份文件,强调职业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等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指示

  国家领导人曾指出,职业教育应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能技术,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就业促进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此外,职业教育应促进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的教练型的师资队伍。

  六个对接

  国家要求职业教育要实现六个对接,这是民办职教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具体内容。即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对接,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打造高水平的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需具8 个“高”:高在“功能”,这是学校的根本;高在学校的特点、特殊、特别、特色;高在“精”,学校各方面工作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要能培养出精品人才;高在“前”,学校要能想在前、做在前、行动在前、效果在前;高在“稀”,能培养出稀有人才,开展独特的创新改革;高在“适”,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需要、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等;高在“创”,学校各方面不落俗套,通过创新提高工作效益;高在“服务”,服务好学生、教师及社会。

  稀缺人才的培养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有次,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许振超说丹麦的钳工,可以修机器、修电路、修电脑。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复合型、综合性。即职教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综合性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我们的民办职教学校要有复合型的思想、计划、教师及课程等的安排。

  解决实训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现在的职教实训存在多方面问题。第一,课时不足、训练不到位。对此,应牢牢把握住更深层的培训规律:手把手、放开手、遇巧手。第二,实训与生产差距较大。尽管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很难跟上社会发展,但要始终培养学生适应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单个学校教科书编写力量不足,急需抱团取暖。此外,还存在多人一组,不能够独立完成实训;教师指导不利;现场教学不充分等问题,这也给所有民办职教院校提供了研究、改革的线索,解决了这些问题,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创新,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差异化发展

  你包饺子我就做面条,你做面条我就卖饼。总结世界500 强企业发展的经验,可分为 5 步:确定方向,寻找差异性的朝阳产业并根据自己优势选择项目;收集、聚拢项目发展需要的人才;加大投入;申请专利;追求效益。这样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值得职教学校借鉴。

  职教院校转型

  现在,很多职教学校都在研究转型,可有些太过盲目。转型不应跟风,首先要深入研究、确定转型思想,是从职教转向其他学段,还是专业、课程转型?之后,还要落实思想、调整不和谐因素、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等。

  培养工匠精神

  在笔者看来,工匠精神应该是这样的:热爱本职工作,这样才能有兴趣、毅力和钻研精神;能把握工作的规律性,少走弯路提高工效;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创造性;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认真吸取教训的进取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是工作的基本品德;虚心学习的态度;助人为乐的精神;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锲而不舍追求工作的进步;精益求精。

  从“三才一化”看职教改革

  如何建设一所学校?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就是“三才一化”:人才、器材、教材及学校文化,这就是显现、隐蔽的两门课程。家长择校,首先看隐蔽课程即看校风;之后看学校竞争力,这是显现课程。职业教育改革也应以此为着力点,既要有硬实力的创新,也要打造软实力,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笔者主张对学生进行腌萝卜式而非刷萝卜式的教育。而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撒几把盐,咸到什么程度?对学生怎么腌法?这些都需要研究。

  高校的转型发展

  学校转型是教育本质即育人的转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相关培养过程、培养方法等的转型。而转型的方向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的应用技术人才,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应用技术,促进就业,为经济升级作贡献。民办职教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一方向,以此推动自己的改革。

  创新的方法

  民办职教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方法、方向。如从需求上来创新;在竞争中创新,要互相比较,改善不足;空白创新,找寻那些没人涉猎的空白点;最优化创新,即在当时条件下,怎样能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最近发展区创新,研究全球、全国、所在地区的最近发展区,也要研究学校、专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机创新,把握住重要机遇;科技创新等。

  (文章根据其论坛发言整理,题目为编者加)

  (人民政协报2017年4月12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