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心声

钱振明:利用信息化打造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发布时间:2017-11-22  来源:民进江苏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的论述,尤其是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无疑是给我们国家社会治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前途。而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则是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政府文件的发布,小到百姓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信息化。对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信息化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化可以推动社会治理的共建。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参与主题的广泛性,这点对于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型的社会治理,是建立在主体的广泛性上,不光有着传统的政府参与,也需要加入市场的力量,各种市场主体的加入,信息化正是一个将社会治理的建设全面化与广泛化的一个工具,信息化使得各个主体都可以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建设之中,同时信息化本身的构建也是社会治理建设的一个必经之路。

  二、信息化可以推动社会治理的共治。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也应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社会治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治理的主体最大化。以前作为被动方的群体也参与到了社会治理中。同时信息化也丰富了治理方式,信息化的方式使得社会治理更加便捷和迅速,同时社会治理的准确性和操作性也大大有了保证。

  三、信息化可以推动社会治理的共享。在社会治理的成果通过信息化的形式与公众进行分享,这是信息化在社会治理中最简洁与直接的方式,除此之外,社会治理的相关大数据通过信息化的处理,可以被政府机关部门进行再利用,用于社会治理的预测和判断,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市场主体也可以根据社会治理中的信息化成果来发现相应的经济热点,更好地从事相关的经济活动。

  但是在利用信息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必须与各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因地制宜的利用信息化推进社会治理。许多地区的情况有着各自的特点,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例如有些地区信息化硬件已经很完善,居民和社会团体对于信息化工具已经很熟悉,这些地区的重心应该是放在信息化的软件上;而有些地区基础信息化硬件还很不完善,居民和社会团体对于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还很陌生,需要将重心放在硬件基础设施的改善上。

  二、不能仅仅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不重视社会治理的根本需求。在发展社会治理的信息化中,要避免因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不切实际脱离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大搞特高信息化。要看到信息化的根本落脚点还是围绕着社会治理而展开,而不是让信息化沦为一种仅仅技术上可用的工具。

  三、在发展利用信息化推动社会治理的发展中,要重视新技术的使用和积累,从而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社会治理信息化的推进需要建立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必须对信息化的发展了如指掌,及时消化吸收引进信息化的最新技术。这与我们开展供给侧改革也是相关的。国内的信息化生产企业需要积极拓展自主研发能力,找准市场需求,为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提供完善、高效的新产品,从而推动供给侧的进一步改革。

  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最广泛的力量的支持,信息化只是其中的一个落脚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落脚点。我们都需要从社会治理的实际出发,用好信息化这个工具,共同推动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早日到来。

  (作者系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苏州市委会主委)

作者:钱振明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