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亮点回眸

阅读中国 对话世界

——民进十一大以来会中央工作亮点系列报道之十三

发布时间:2017-11-27  来源: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

放大

缩小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入5月以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按照中宣部的部署,对“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主题报道精心组织、有力推进,形成规模、形成声势,新闻工作者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生动展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勾勒五年来奋进中国的铿锵轨迹,一个个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闻作品纷纷出炉。

  以“中国故事”解读“中国奇迹”,给人感悟,也给人信心。新华社的《产业扶贫助力脱贫不返贫——甘肃定西一个贫困村的脱贫实践》《深怀家乡情 扶贫凤还巢——那些回乡的致富带头人》等报道,中央电视台的《鲁久村的扶贫故事》《宁夏蔡川村:小资金撬动大脱贫》等报道,都以小见大,通过小切口记录时代巨变,反映贫困群众脱胎换骨的精气神儿。

  这些中国好故事,如何做到墙内鲜花墙外香?这是民进中央同样关注的问题。

  小切口高立意

  当今世界,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深度调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面对如此宏大的课题,民进中央通过走访业界人士、举行专题座谈,比较敏锐地捕捉到:中文图书的对外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唱响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潜移默化中用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影响世界,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之一。这是一个看似“小”的问题,却可能影响到我们能否将中国故事“讲出去”、“讲好”、“讲明白”,让世界想听、听得明白的“大”问题。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引发热议,到《少年读马克思》版权输出美国,从外研社联手美国同行推出四部学术新著到扫扫看数字出版平台为书展注入数字化元素,美国书展上,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如同拂面春风,带来了引人入胜的中国故事,加深了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的深入了解,促进了中国与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出版交流。

  这些喜人的成绩逐渐成为公共外交的一张张闪亮名片,为深化中国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这中间体现着政府主导的优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文图书对外译介出版工作起步晚、经验少、外部阻力大的“劣势”。通过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中国出版机构与世界7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出版机构建立工作关系,中国版权贸易逆差大幅度缩小至1.6:1。也充分说明跨国界合作的“本土化运作”,更易让中文图书进入主流发行渠道,提高出版物的销售量和影响力。以这种模式对外译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发行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量达50多万册。还有就是数字出版的研发运用,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和创新,有可能助力我们实现“弯道超车”。期刊数据库海外付费下载等各类数字产品出口金额正呈几何级数增长。

  但是,不容回避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外国译进作品数量远超中文图书译出作品数量的现象,这说明中国还未能成为文化大国,其文化影响力亟待提高。其中,制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缺少好翻译。合格的翻译人才严重不足,高素质、专业化的翻译人才严重匮乏;出版发行渠道有限,让好的译作也难以进入国外主流市场。让我们的“好故事”,只是“走出去了”,而未真正“走进去”。

  小分队搞调研

  民进中央将“加强中文图书对外译介出版工作,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作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2月至5月,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带“4人小分队”先后赴清华大学、外研社、中译出版社进行调研座谈,组织外交部翻译室、中共中央编译局组织外交部翻译室、中山大学外语学院研究中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会、《大中华文库》工作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召开专题研讨会。

  6月14日至21日,由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刘新成又率“5人小分队”赴美国、加拿大,就“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如何更好地借助海外力量”问题,进行短时实地调研。调研组先后与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事馆、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事馆、芝加哥孔子学院进行专题座谈;拜会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成员;实地调研了卡城(卡尔加里)中华文化中心、加拿大中国文化促进会、亚洲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

  民进中央的“小分队”调研搞得热闹,民进地方组织的“小分队”调研也毫不落后。单兵作战、二人协同调研……让通过社情民意信息这个“轻骑兵”反映此类问题更接地气。截止7月中旬,民进中央共收到民进各省级组织上送有关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社情民意信息74条,民进中央择优编报23条《民进信息》报送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和全国政协信息局。

  多搞“小分队”,少搞“大部队”。这是民进中央一贯提倡的调研方法,也是一直坚持的调研形式。轻车简从,组成精干的小分队,尽量不惊动媒体,减少地方陪同,一竿子插到群众中间,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让民进中央的很都调研更容易听到真话、查到实情。

  小建议大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相亲、心相通”的前提是交流,交流的基础是语言和文字,交流的主要媒介载体是图书翻译。要从国家语言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推进中国文化和中文图书的对外译介工作,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介绍中国、解释中国发展理念。在扎实的调研、大量一手的数据、比较清楚的一线事实基础上,民进中央的发声更有了底气。

  在4月18日全国政协“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专题协商会上,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代表民进中央作了题为《重视翻译工作,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旨发言(党派中央唯一口头发言),就提高我国翻译水平提出相关建议。6月,民进中央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强中文图书对外译介出版工作,提升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建议》、《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如何更好地借助海外力量》等建议。

  民进中央建议要做细做实对外译介出版的国别研究,力争精准传播;鉴于我国文化走出去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人才紧缺,市场尚需培育,为保证走出去的质量,需严审资助项目,缩小资助范围,防止一哄而上,自毁长城;要增强导向意识,打造畅销热销的中国出版物;要统筹建立对外翻译和传播的国家队;要加大对重点国家、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拓展和布局,扩大版权输出优势。同时,建议加强合作出版,大力培育国际作者和海外经纪人、版权代理人队伍;开展“汇校工程”,建立开放共享的语料库,用以支持中外译者更好翻译中文图书,同时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和中外译者交流的平台。

  建议可谓“能言”,也敢于“直言”。民进真正把自己当成是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的亲密友党,做挚友、献诤言。建议受到有关领导的批示,责成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顶层设计,有系统有重点地加以推进。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围绕“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问题,民进中央将作为一个长期课题,就其中的相关问题做更多的专题调研。

作者:杨振敏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