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多措并举 支持传统地方戏曲长远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8-02-27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放大

缩小

  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对中国各族人民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综合性传统表演艺术,它有着独特的形式技巧和审美品格,以及深厚的文化传统,在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传统地方戏曲仍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传统戏曲艺术无论从剧团数量、从业人员,还是演出场次,都多于其他舞台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地方戏曲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已被挤到边缘地带。

  一是院团管理体制机制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地方戏曲院团的发展。一是政府还未从“办文化”模式中彻底走出来。政府文化部门管得过多过细,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单一。二是院团改革配套政策落实难度大,院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狭窄,戏曲进校园、进社区障碍较多,有待增强相关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院团改革不到位。已经转企的院团,自身包袱重;有的仍把自身定位于服务社会的事业单位,而不是面向市场的国有企业。寄希望于政府补贴,通过各种途径“化缘”,市场意识不强,市场生存能力较弱。

  二是传统戏曲面临公众审美趣味变化、传播方式深刻变革的严峻挑战。一是传统地方戏曲题材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其娱乐功能在现代“速食文化”的冲击之下“娱乐”性削弱,传统的戏曲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尤其是中青年的文化娱乐需求。二是传统地方戏曲表现方式距离现代传播方式较远。近年来,互联网、新媒体、手机终端等引领多元文化层出不穷,致使舞台艺术、剧场艺术竞争激烈,市场受到挤压。

  三是专业人才培养困难。一是付出多、出路窄,戏曲院校招生难、生源质量偏低。目前戏曲行业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就业渠道相对狭窄。但是,一名成熟的戏曲演员从入行到登台至少需要近10年的培养,且训练辛苦、花费高。二是管理难、招生难,各地戏曲学校规模萎缩。由于师资不足、教学场地紧缺、教学成本极高等困难,一部分戏曲院校采取“订单式”或少而精的培养方式。另外,由于戏曲院校的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续接困难,很多地方小剧种成为“断头教育”,除非报考其它专业,否则无法继续深造。三是成本高、参与少,戏曲书籍和教材数量少、不规范。由于阅读人群有限,受众面窄,出版社对戏曲教材和书籍的出版热情不高,市面上就更难购买到高质量的戏曲书籍和教材。

  为此,建议:

  一、改革创新政府对戏曲院团的支持引导方式。文化主管部门进一步增加年度财政补贴拨款和购买公益性演出资金比例,并采取以奖代补、考核奖励等形式,将资金重点用于拓展演出市场、培养培训人才、排演新剧目、开展市场营销等剧团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政府财政资金还要适当兼顾东部与西部地区,省、市、县级剧团之间的平衡,适当向县级剧团倾斜。另外,对传承小剧种和濒危失传剧种的剧团,要予以倾斜,重点给予补贴和扶持。

  二、推动公益性非营利地方戏曲赛事发展。各级文化馆应负起主体责任。一是围绕全国性群众戏曲赛事举办选拔赛,前期注重宣传引导、广泛参与,后期注重人才输送、平台搭建。二是根据各省群众戏曲文化发展的情况,举办群艺大赛,展现业余戏曲团队、戏曲票友的风采,推动群众参与热情。

  三、整理、汇编地方戏曲传统和现代剧目,规范地方戏曲书籍、教材市场。一是公共财政支出,由地方公共图书馆组织力量选购、搜访、补充未收的地方戏曲书籍,方便地方戏曲从业者和爱好者借阅;联合专业出版社、专业院团,开展地方戏曲传统和现代剧目的整理和汇编工作。二是各地文化、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一批行业内外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演员,对地方戏曲理论、经典剧目进行整理、汇编,形成一批具有传授意义的教材及配套的音像制品,为地方戏曲的推广和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提供文字资料及理论依据。

  四、创新传播方式,推动戏曲进校园、进社区。适应新的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加大力度培养年轻观众。一是扩大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范围,运用市场的力量,选择适合的戏曲教材,增加戏曲欣赏课;引导开展学校戏曲社团并给于经费支持。二是不断创新传播形式和传播路径,将戏曲艺术推广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将传统戏曲与流行文化元素和新媒体技术相嫁接,形成地方戏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播矩阵。比如,将在一些区域已经成熟推广的“戏曲动漫”进校园、“动漫戏曲大课堂”,扩大覆盖区域,打造成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的全新园地。三是充分研究、分析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关注地方戏曲的爱好者以及潜在接受者。地方戏曲院团、文化主管单位、文化馆、社区共同做细“订单服务”,通过购买服务、惠民工程,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