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多管齐下推进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8-02-27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放大

缩小

  科尔沁沙地横跨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区,是我国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沙地。近年来,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荒漠化沙化面积大,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功能不强,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虽然治理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治沙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工作任务重: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二是工作难度大:多年来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治理原则,一些较容易治理的沙地已经得到治理,余下未治理的沙地立地条件差、治理难度大,所需资金投入也较多,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三是巩固成果难:沙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已经初步治理的区域,生态系统尚不稳定,极易出现反复。

  第二、治沙体制急需转变。一是目前的治沙模式还属于“霰弹枪法”,治沙任务分解到各级各地政府,没能把整块沙地的治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协调考虑和推进。二是“重造轻管”,林地是“三分种,七分管”,在沙区尤为如此,而目前管护工作缺乏制度、机制、法规和资金的有力支持,重造轻管现象普遍存在,极易造成治理成果反复,虽然近期沙源工程投资中设计了一部分管护费用,但也仅仅是新造林前三年的抚育管护费用,后期由于没有资金投入,绝大多数林木(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林、用材林除外)处于无人抚育、无人管护的状态,灌木林尤其明显,极大影响了治沙成果的巩固。三是现有机构及人员无法承担进一步、精细化的治沙工作。各级政府对防沙治沙基础设施投入欠账较多,林业站、森林派出所和林业种苗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站、国有林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工作经费、人员编制及管理体制、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装备水平难以适应林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第三、导致土地沙化的人为因素依然存在,生存和生态矛盾突出。一是生存压力大:沙区多是贫困地区,也是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人民的生存问题仍然是制约沙地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二是认识不到位:治沙产业发展对沙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考虑不够,沙区农牧业发展对节水技术的重视不够,近年来部分沙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近10年间,科尔沁沙地农区地下水下降了2.07米。

  第四、可持续的投资防沙治沙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一是国家治沙投入与实际治沙需求尚有差距:以工程固沙为例,国家每亩投资500元,而实施过程中每亩成本在1266元左右。二是多元化的投资防沙治沙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防沙治沙的投入、税收减免、金融扶持、补助补偿以及权益保护等方面尚没有专门的政策,民间资本持币观望,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和保护。

  为此,建议:

  第一、从国家生态治理的高度,尽快启动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科尔沁沙地目前处于关键时期,地下水位、降雨量、土壤养分、植被盖度等各方面的治理条件都相对较好,只要加大投入,采取合理措施,抓住当前气候变化的有利时机,植被可以顺利恢复。建议从国家宏观层面对科尔沁沙地进行统筹规划,尽快实施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联防联治,以避免各省区、各城市治理进度不一导致的治理效果相互影响。建议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和投资规模,提高重点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在管理、补植补造、管护上投入专项经费,确保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第二、推进现有治沙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建议把治理后通过验收或达到国家造林标准的沙地,一次性转变成国营治沙林场,开展永续经营管理。今后每治理好一片沙地(明确最小规模)就成立一个国营治沙生态林场,有机构、有编制、有投资、有保证;将治沙由大包干、合作社、治沙大户等,通过赎买和转制,直接成为规模经营、专业打理的可持续经营示范林场,并发展成为自然保护的一条有效途径,既确保了资金投入的数量和多元,又解决了“治沙大户”成为“贫困大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态治理土地的后续管理和永续利用,“治理一片、留住一片、管好一片”。

  第三、科学规划,根据水资源承载量,以“水”定治沙。一是要在摸清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施策,使沙区水资源得到平衡利用、科学涵养,要转移或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科学规划水田开发, 加快推进沙区及周边节水农业发展,尽快扭转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二是要优化沙区植被结构,根据当地实际和治沙需要科学选育合适节水树种,适地适树,适树适境。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群众和企业的知识普及和培训,普及节水概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升治沙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推进治沙的机制转化,促进沙产业发展。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提高治沙造林的比较效益,加大对治沙产业的扶持,以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要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引入民间资本,实行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推广荒沙拍卖、租贷、转让、股份合作等治理方式,确认沙地土地治理权,建立长效投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资金优势,以有效解决农户参与少、管护治理难等问题。

作者:     责任编辑: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