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何炳麟:春风馥郁,桃李峥嵘

发布时间:2018-09-05  来源:

放大

缩小

  “用人唯材”、“用人唯贤”,是何炳麟聘请教师的原则。大革命前在湖南教育界享有盛名的何叔衡、徐特立等曾先后应聘到岳云执教。抗战前夕,进步教师梁君大应聘任岳云高农教务主任兼管南岳初中分校的工作。这时,原地下党员胡敬夫也在高农任教。“七七”事变后,一批共产党员相继来南岳岳云任教。到一九三八年六月,以岳云为基点的南岳地下党支后已成为领导南岳地区革命斗争的核心力量。这年冬季,长沙文夕大火后,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密令省教育厅下令岳云,解除梁君大、陈啸天、朱抱坚三人的聘约。何炳麟据理力争,终于把梁君大留了下来,梁一直坚持到一九四○年六月才离开南岳去广西。解放战争时候,地下党员何之光、邓轩宇、熊仲元等来到岳云任教。一九四九年春建立了岳云地下党支部,发展组织,开展学运,配合我大军渡江迎接解放,当年暑假,学运侧重护校,何炳麟督率学校财会人员等借粮,解决护校学生的生活问题,全校教工无一离开,一直坚持到南岳解放学。校图书仪器教具,丝毫无损。这与何炳麟思想目趋开明,重视发挥进步师生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何炳麟深谋远虑,早在旧制中学第一班毕业时,就从中挑选文亚文、杨国础、宋焕达等人,送入高师等校深造,其后又有谭创余、方嗣檴、张德粹等,因此后来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各科骨干教师,大多由校友担任,形成了“校友治校”的独特风格。这些校友在何炳麟的精神感召下,团结奋斗,爱校如家,友情洋溢,历数十年而不衰。

  何炳麟办学,注重面向社会,面向农村,不断进行改革。他针对当时普通中学教育不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缺点,于一九一七年试行分科制,高中阶段分文科、理科、工科、商科以及高级农科班,并在长沙北门外沙湖桥建设农场。在校内设金工场、木工场、和贩买部,供各科学生实习。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又举办体育专修科、艺术专修科、教育专修科,三十年代,还特地在南岳开办岳云高级农校。并于一九四二年在衡山城关观湘洲兴建果园,大植广柑,想为教学、生产打下基础,后来成为衡山优良广柑基点之一。以上各个专科,为社会造就了一批专业人材。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岳云的一大特色。对学生操行考评,分甲、乙、丙、丁四等。丁等为不及格,勒令退学。成绩考核方面,规定数学、体育一科不及格和其它学科两门不及格者,一律留级。毕业考试一科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考勤也极严格,旷课满十八小时者除名。何炳麟立法执法,不徇私情,他的儿子何国福某期旷课满了十八小时,教导主任迟迟未执行规定。他知道后,亲自书贴布告,将儿子开除。其执法如山的精神,师生无不钦佩。

  岳云教学质量享有盛名,尤以数学、体育两科独具一格。数学是以自编《混合数学》作教本,习题力求准确工整,学生用三角板划等号,至今传为美谈。一九二四年全省中学选优会考,岳云学生获总分第一及第二、第三、第五名;一九三二年全省高初中应届毕业生统考,岳云又获两个第一名。抗战烽烟弥漫,岳云转徙流离,但当时著名的唐山交通大学,还认为岳云学生质量优良可靠,特许每年保送三名高中毕业生免试入学,后来增至七名。岳云的体育教学也是很突出的,通过实践提出了“普及与提高结合”的方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九二三年在武昌举行的第一届华中运动会,岳云夺得五项冠军和个人总分第一名。第二年在全国运动会上,岳云获得一项冠军,一项亚军,两项第三名。一九二五年岳云运动员李珍和、黄延义被选送出席菲律宾远东运动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五十年代学生欧阳载黄出席全国运动会获得国家撑竿跳高运动健将的光荣称号。何炳麟自己也很注意锻炼身体,在长沙时家住沙湖桥。距经武门学校有五里之遥。他每日步行来校,风雨无阻。在南岳、白果时也是如此。岳云体育驰名省内外,与何炳麟身体力行是有密切关联的。

  何炳麟把办学当作一种为社会服务的崇高事业。他廉洁奉公,艰苦朴素,担任校长五十五年,不仅家中未置任何产业,连祖遗的三十多担田租,早年就捐献给家乡龙门学校了。在学校经济极端困难的年代,他还将自己身上着的皮袍脱下,手上带的手表摘下,卖得钱来,以资挹注。他常给朋辈讲:“办学敛钱,绝子灭孙”,“误人子弟,男盗女娼”,至今追忆,令人肃然起敬。他一生真是满园桃李,两袖清风。

  从学校创办至一九六六年,已培养了两万名毕业生,其中有著名的革命志士、社会活动家、学者、艺术家、教育家等,如杨开慧烈士、谢伯瑜烈士、李渭璜、彭庭桂等烈士和丁玲、贺绿汀、邓华、李熏、李锐、曹建献、孟少农等都是岳云的校友。现在侨居海外的专家学者中,也不乏岳云的毕业生。

  人民是不会忘记为人民事业贡献过力量的人的。一九五六年夏,衡山一中举行隆重大会,热烈祝贺何炳麟教学五十周年及八十寿辰。接着省教育界在长沙举行座谈会,副省长谭余保代表省人委将“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年成绩卓著”的奖状授给他,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赠送一幅“松鹤遐龄”的中堂湘绣。何炳麟在这次会上,心情激动,发言说:“在旧中国办学四十多年的实践中,许多痛苦的教训告诉了我,那时是不懂得为什么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老是走不通的道理……。建国七年来,亲身感受到在新社会里从事教育工作的愉快和光荣,亲眼看到几十年来艰苦坚持的学校,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迅速地获得了发展。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抚今追昔,更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情不自禁地说:“我愿与全省教育工作者共同勉励,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培育更多的新人。”

  何炳麟连任第一、第二、第三届省人民代表,一九五八年被任为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同年当选为省政协副主席,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被选为长沙市主委。嗣后又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一九五九年被邀参加全国群英大会,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休息时接见了他,说:“老人家是国家的财富,应该好好休息了。”这时何炳麟已届八十三岁高龄了。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日,何炳麟病逝于长沙,享寿九十岁。省政协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后,将骨灰安葬于南岳半山亭下粑粑岭。

  春风馥郁,桃李峥嵘,名山日朗,祖国繁荣,何老有知,当含笑于九泉。

 

作者:     责任编辑:赵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