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企贤:名师精神永诲后人

发布时间:2018-09-05  来源:

放大

缩小

  个人简介:

  王企贤,新中国第一批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1927年参加教育工作,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担任民进第六届、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民进北京市委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会顾问,北京市第二届、第三届政协委员。

  他从教60多年,先后在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原“国立京师大学附属小学校”(现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任教师、副校长,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北京市模范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曾出席全国群英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接见。1980年还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 2003年11月4日病逝,享年98岁。

1980年,王企贤受到邓小平的亲切接见。图为与小平同志握手时的情景。

  个人事迹:

    ——怀念人民教育家王企贤老师

  王企贤老师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教师的楷模,是一代师表。王企贤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他把炽热的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以他一生的实践,谱写了一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他以坦荡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生,赢得了师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王企贤老师不愧为对党和人民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在北京师大附小(即现在的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前身)上小学,王企贤老师是我五、六年级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算术老师。那时,王老师50多岁,我们都还是些少不更事的小孩子,但是,在我的印象中,王老师既像严父教导我们,又像慈母关心我们,使我们对王老师既敬畏又亲切,像一群小鸭子一样,聚集在老师的周围。王老师和我们这些小孩子们的关系非常融洽,我们一下课就围着王老师问长问短,那时就不懂得让老师课间休息一下,以至于王老师宣布一条规定,除了上午第二节课的课间休息,其他时间都可以去找老师问问题。现在令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忘记了这条规定,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教室里找不到老师,我们就去了老师的办公室,喊了一声“报告”就推开门,看见王老师正在一把躺椅上闭目休息,听到我们的声音,王老师立即起身,并且和颜悦色地问我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已经想不起当时问的是什么问题了,可是当时的情景,至今我仍能清晰记忆。今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位人民教师、一位辛勤耕耘的园丁的那种真诚奉献的精神和品德。

  王企贤老师教学严谨,他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成材。他知识渊博,讲课语言幽默、生动形象、深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也因此形成了王老师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至今,我仍然能领略到,王老师在讲“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船内饮酒的沉着潇洒与鲁肃胆战心惊的鲜明对照。还记得王老师在“完璧归赵”和“将相和”中,将蔺相如机智过人、视死如归与秦王斗智斗勇的场景讲得出神入化,将廉颇百战百胜、知错就改、负荆请罪的大将风度讲得淋漓尽致,我们班的同学当时都听得睁圆了眼睛,课后,对蔺相如、廉颇两位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把司马迁的《史记》奉若圣书,我们班的同学对王老师的古文课着迷,对文言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我们长大以后的文学修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我们终生受益。王老师在讲课中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是我们今天中小学教育的宝贵财富。

  王企贤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他常说:作教师的要对孩子负责,要对孩子的家长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祖国的第二代第三代负责,这就是广大人民教师的天职。

  王企贤老师说:我总认为教师、学生、教学质量这三者,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在一定意义上说应该是这样: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王企贤老师的学生,我常常感觉到这句话的分量,王老师用他一生的心血,用他那严谨认真、爱教爱生、始终如一的热情,用他那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品德教育着他的学生,影响着周围的老师、家长和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王企贤老师以他的六十年教育教学中的举止言行为我们树立了一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形象。

  王企贤老师在他九十诞辰时曾说过:使我更加高兴的是万千桃李,都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都在为四化作贡献,我这暮齿余年的启蒙师也与有荣焉。

  今天,我们尊敬的王企贤老师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王老师培育的万千桃李,已经在祖国大地乃至世界的各地开花结果,这万千桃李正在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团结奋斗、施展才华,尊敬的王老师: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作者:     责任编辑:赵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