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

发布时间:2018-09-05  来源:

放大

缩小

  个人简介:

  吴研因 ,( 1886一1975)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原名辇嬴,江阴要塞贯庄人。1906年毕业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早年曾任江阴县立单级小学和上海尚公学校校长,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尚公学校校长。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编油印教材,开小学使用白话文教科书之先河。后任菲律宾华侨中学教员兼教导主任,《公理报》总编辑。1929年任教育部教育方案编制委员会党义教育组委员。1931年参加由蔡元培、朱经农等主编的《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一书的编写工作。1935年任全国义务教育委员会当然委员。同年9月与叶圣陶、王志瑞等发起编写《小朋友文库》,旨在为小学生提供合适的课外读物。1947年11月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中学教育司司长。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一生致力研究小学教育及编写教科书。 所编《新法教科书》(1920 年)、《新学制教科书》(1923年)等多种小学课本和教员用书为当时广泛使用。 主要著作有《小学国语新读本》、《基本教育》及教育论文多篇。

  个人事迹:

  吴研因 (1886一1975),原名辇瀛,江苏江阴澄江贯庄人。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早年担任江阴立本小学和上海尚公学校校长,开小学使用白话文教科书之先河;担任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编《小学国语新读本》风行全国。创办《江阴》杂志,主编菲律宾《公理报》,宣传爱国思想,促进文化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著作有《凤吹》、《乌鹊双飞》等。吴研因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倡导和推广白话文教育,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流光溢彩的烫金文凭,吴研因凭着勤奋与执着,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最基层的小学教师起步,做到全国政协常委,成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家。他以民主人士的情怀,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家乡教育。时至今日,吴研因精神依然在民主党派和教育领域中熠熠生辉。

  影响“半农”取笔名

  很多人都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文学家刘半农先生。至于刘半农名字的来历,知道的就不多了。刘半农原名刘复,是同乡吴研因儿时的小伙伴,比吴研因小5岁。

  1911年,因武昌起义,刘复从常州府中学退学。退学后的刘复,便到父亲当初创办的翰墨林小学教书。与吴研因成了同事。刘复初为人师,经验欠缺;吴研因已工作多年,驾驭课堂游刃有余,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刘复很佩服吴研因的教学才华,便时常向他请教。接触的多了,发现吴研因勤奋好学,文学才华也很出众。

  吴研因业余时间编辑《江阴》杂志,还经常用白话文写诗作文,针砭时弊,提倡新学,用“吴咄农”的笔名投稿,文章隔三差五被上海的《申报》、《新闻》等媒体刊载。面对在文坛小有名气的吴研因,刘复很是佩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在眼前的榜样,激发了刘复创作的激情。爱上写作的刘复,在吴研因的引领下,开始向外投稿。那时发表文章,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容易招致非议和打压,便流行用笔名发文。很多作者取笔名,颇费一番心思。对吴研因很敬重的刘复,自谦才识只及吴“咄农”的一半,故取“半农”为笔名。从此,“半农”一发不可收拾。6年后,仅有初中文凭、年方26岁的半农成了北大教授。

  “半农”名扬天下,“咄农”功不可没。

  领导岗位建新功

  吴研因清正廉明,嫉恶如仇,无论是任职小学校长,还是教育局督学;无论是任职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无论是任职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还是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他都坚持教育行政的公正和效率,坚守民主人士的正义和良知,积极推动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才华和汗水。

  1915年11月,苏州一师附小举行十周年校庆,正值袁世凯窃国称帝。心存愤慨的吴研因让人在校展览馆门口安放一座“自由女神”石膏像,在馆内则布置了秦始皇、拿破仑等人的画像和专制事迹,借以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展览遭到政府官员的破坏,展品被一帮坏人砸得粉碎。有人主张把捣毁的物品清除,吴研因则勇敢地保护被破坏的现场,让学生家长、社会名流参观评论。结果,反而扩大了民主思想的宣传效果。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吴研因应上海教育局局长韦懿聘请,任上海市教育局主任秘书兼督学。他与提倡平民教育的陶行知频繁交往,探讨教育热点问题,关注减少文盲、提升国民素质的重大课题。高质量的建言献策,受到领导的好评。翌年,吴研因调到南京大学院,议编国定教科书。不久,被任命为教育部国民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接着升任初等教育司司长。

  吴研因任职教育部期间,两次不顾个人安危得失,反对政府要员何键、陈布雷和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复古读经的教育方针。其中1934年的“文言文、白话文”之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吴研因连续在南京、上海诸报撰文反驳使用文言文的主张,倡导教育改革,用白话文提高教育质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一主张,得到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原、著名作家叶圣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人的赞同。连鲁迅都撰写《关于新文学》的文章来声援吴研因。白话文教材顺利推行,惠及数以万计的青少年,难怪《语文教学通讯》杂志刊文赞誉他是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

  1941年11月,吴研因被教育部以华侨教育专员的名义派至菲律宾考察,并担任菲律宾《公理报》主编。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南京,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凭借着高尚的品德、出众的才华,以及在教育领域卓越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吴研因3次接到周恩来召他赴北京任职的电报。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任命吴研因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1959年起任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怀着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热爱,吴研因谨慎热情地主持了影响千家万户的小学体制改革,领导制定了《小学工作条例四十条》和《小学生守则》,为亿万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     责任编辑:赵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