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志公:一代通人

发布时间:2018-09-05  来源:

放大

缩小

  个人事迹:

  ──题记:张志公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他沟通了语言学的各个门类,沟通了汉语界和外语界,沟通了高等教育的语言文字教学和基础教育的语言教学,沟通了各个学派,还沟通了老中青三代人。

  在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人文学界,张志公是一位有着独特地位的学者。他是继叶圣陶之后,再次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赢得巨大社会声誉的语言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一)“迂回包抄”的求学之路

  河北南皮县名人辈出。19世纪下半叶出了一个“张南皮”—张之洞,曾官居湖广总督,与曾国藩、李鸿章同为晚清名臣、封疆重吏。20世纪下半叶另一个“张南皮”也是享誉神州的大学者,即张志公。

  张志公祖籍南皮,1918年生于北京,父亲是从事工程测绘的政府职员。少年时随父亲工作调动屡屡迁徙,先后生活和就读于沈阳、南皮、天津、开封等地。与同时代很多传统学者相比,张志公并非出身书香世家,从小也没有受过“不近人情”的传统蒙学训练,而是比较系统正规的新式学校教育。这在客观上是有利于一个人眼界开阔,见识清通,文理艺术各科全面发展。当然,就他个人的旨趣来说,一直偏好英文和文史一类。

  高中,张志公考入了河南名校──开封高级中学。用他的话说,“开高”名师荟萃,“有一窝子北大优秀毕业生,地地道道的蔡元培派”,他们在治校、教学中奉行蔡元培主张,提倡学术民主,兼收并蓄,全面发展。这种校风一直让他津津乐道。步入青春的张志公逐渐展露了多方面的爱好和才情。他喜欢体育,是篮球、排球和网球的高手;喜欢戏剧,高中至大学期间一直组织和参与话剧社;演讲比赛获过全省第一,精彩词句和段落屡屡赢得全场掌声。在学习上,文理皆优,但高二分科时,他选择了理科。

  “想法是:大学我将学文科(很可能学外语,也喜欢文史哲),在中学时代先把理科基础打好些,否则,到了大学再不接触理科,只凭初中那点常识,太少了,就会成为只知文不知理的瘸腿子人了。那可不好。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赞成高考的一种办法(分科)。”

  这一段话还是很让人感触的。从十六七岁起,张志公就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冷静自觉的完善知识结构(打下理科基础)。回想我们大多数人的青年时代,学文学理基本上是随大流,或者赌一门,岂有这份周全心思。张志公高中毕业,先后参加了三个大学的自主招生,北京大学、唐山交大,最终被录取到中央大学化工系(后又先后转至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外语系,直到1945年27岁时才获得大学文凭。)回顾张志公的求学和研究道路,他有意识地迂回了一个大圈子,初选理工、再入外语(主修英语、法语,自学俄语和日语,毕业后又从事多年外语教学),最后才回到他早已看好的学术阵地──汉语语言学。这看似多余的一些路,对他的研究裨益不尽。早年扎实的理工科基本训练,使他具备了超乎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注重客观分析、缜密论证的语言语法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熟练驾驭多种外语,让这个“语言天才”得以随意出入不同的语言环境,拥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随机触动的无穷灵感。进入80年代,年过花甲的张志公多次踏出国门,依然可以用标准流利的外语与各国学者展开深入交流,这是同辈乃至许多后辈学人不可企及的。

  张志公的大学时代正值抗战危局,国势飘零,他那张大学文凭也来得极其不易。先是转系,后是被中央大学强制休学,之后三年从军赴云南抗日前线,退职后再度考上金陵大学外语系,两年之后获准毕业。即使在毕业前夕,也险些突生事端。由于校方和他自己的疏忽,还有3个学分的“基础国文”课未修满,按规定要推迟毕业。他不服,向校务会议写了一封申诉信。这封信被所有与会人员传阅,最后一致认为文章写得理直气壮而出言得体,不越份,仅此一项即可抵得3个“基础国文”的学分。替他仗义执言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即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当时受聘于金陵大学。他说,张志公用英语写成了优秀毕业论文《<文心雕龙>所见的中国文学传统》,而一般非中文系学生即使修满9个学分估计还未必能读懂《文心雕龙》,所以应予免修。张志公这个论文选题曾经难倒金大外语系,找不到一个中西兼通的导师来指导他。后来总算找到了,就是吕叔湘。从那时候起,这对师生就开始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学术交往。

  一直到1950年赴北京工作前,张志公的学术生涯还没有完全展开。但他的人生阅历已不可谓不多彩。除去大学生活的曲折坎坷,三年从军抗日也是险象环生,“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在枪林弹雨之下,混战之中,东冲西撞,拎着脑袋闯过来的。”(张志公自述)毕业之后,他又辗转任教于金陵大学、海南大学、香港华侨大学(后来的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外语教学。这些丰富经历对于一个30岁刚出头的青年人来说,影响是终生的。后来很多人回忆张志公,都由衷地钦佩他极擅处理人际关系,处变不惊,人情通达。不少人分析这与他青年时代阅世的丰富相关,我认为不无道理.

作者:     责任编辑:赵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