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用爱创造未来

李孝轩

发布时间:2018-11-28  来源:

放大

缩小

  李孝轩创办的中国新高教集团,扎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教育欠发达省份,投资建设7所应用型大学,在校学生约9万人。

  李孝轩的付出与成功,源自他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关爱。他坚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将教育作为一生的事业,努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用爱创造未来。

  挚爱教育,不畏艰难险阻

  19年前,李孝轩从创办只有20平米小教室、12台旧电脑、6名学生的电脑培训站起步,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建立了云南工商学院。怀着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让第一届毕业生有一个可以拍毕业照的地方的朴实愿望,他跑遍昆明及周边选址,顶着各种压力亲自带队在工地上一住就是8个月,每天工作20多个小时。当云南工商学院嵩明校区落成时,他却因长时间严重伤寒迟迟没去就医导致肠穿孔,一度危及生命。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云南工商学院已经成为西南第一批、云南第一所民办本科大学,是云南办学层次最高、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民办大学,填补了云南高等教育事业的空白。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隽琪等多位领导亲临学校调研指导工作,对学校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学校被云南省委评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学风建设示范学校”。

  育才塑人,立志教育报国

  李孝轩心里始终有着一份执着,他认为教育能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改变命运。从事为他人创造梦想的伟大事业,他甘愿挥洒汗水、付出心血、奉献青春。他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发现,现行高校大多忽视“中等生”的培养,导致研究型人才人满为患,应用型人才一将难求,人才市场供需失衡。2006年,李孝轩在全国率先提出“应用型大学分类理念”, 2013年,推动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发文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推动建设“应用型大学”成为国家战略。

  数十年如一日,他在办学上坚持走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毕业生竞争力,累计为国家培养近30万名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好、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超98%,10%的学生进入国内一线名企就业。在帮助学生实现人生出彩的同时,也在填补国家应用型人才缺口、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连续九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厅颁发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 。

  精准扶贫,帮助学生成功

  在高质量办学的同时,李孝轩深刻认识到“扶贫必先扶智”,始终将教育作为精准扶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集团各院校建立了贷、助、勤、奖、补、减、免等多措并举的资助体系,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资助培养困难学生2万余人,没有让一个大学生因贫辍学。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都将“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实践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报道。自2007年起,集团出资400万元,面向云南特有的独龙、德昂、基诺、怒等7个人口较少民族,设立民族发展扶持班,实行费用全免。

  在扶贫助学的同时,李孝轩坚定认为,教育扶贫不仅要让孩子学有所长,更得让孩子毕业走上社会后学有所用,“成为最好的自己”。基于此,他在所办各院校开展“千百万工程”,即:“千人创业、万人就业,百万人改变观念”,实现教育扶贫价值最大化。与云南中华职教社、民进云南省委、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共同发起“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公益活动,捐赠大学生专项培训资助金100万元;发起成立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并担任首任会长,投资兴建大学生创业示范区、创业街和创业中心。其中与云南省国家级工业园区嵩明杨林工业园区合作共建的“兰茂大学生创业园”获得“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称号,培养了一批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主动承担教育部任务,成立滇西青年创业学院,已招收滇西贫困地区509名学员,其中建档立卡户学员94人,学生创业已经吸纳农村劳动力近3000人,带动1800多人实现脱贫。滇创学院模式和成绩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已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上报国务院。

  回报社会,承担企业责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李孝轩的“初心”,也是他坚持的价值追求。这些年除了办学育人之外,李孝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终不忘企业责任,努力回报社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自创业以来,所办院校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800余人;协助退役士兵安置工作,2015年至今已帮助1000余名退役士兵提升学历、掌握技能、实现就业;支持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建设,通过专项培训,帮助提高城乡弱势群体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协助政府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通过在线平台,免费为云、贵等13个省份近30万人提供超过6000万元的远程教育课程。2010年,百年不遇大旱突袭云南,他积极响应云南省青联基金会“爱心进晋宁”抗旱捐赠活动,捐款数十万元;2011年向云南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捐资100万元;向云南财经大学捐资200万元,资助、扶持贫困大学生创业;为东南亚海啸灾区,普洱、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舟曲泥石流灾区、昭通彝良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累计100余万元;2014年,又为鲁甸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多年来,社会捐赠捐资总投入逾1000万元。2017年在云南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被评为“社会扶贫模范”。

  建言参政,推动教育公平

  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云南省政协常委、民进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孝轩努力为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撰写高水平提案20余份,为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等社会难题发声。他牵头成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整合研究力量,投入专项经费,组织全国专家学者开展政策、技术、国际化等课题研究攻关,形成优质研究成果,推动成果效能转化,为民办教育事业搭建起战略研究协同、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

  2018年3月,李孝轩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会前李孝轩精心准备,广泛征集专家学者意见,认真准备代表建议和会议发言,努力在人大会议上发出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发展的好声音。3月10号栗战书委员长来云南代表团参加审议,代表团安排李孝轩进行主题发言。他以“支持社会力量,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为主题作了专题汇报,介绍了民办教育对于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推动教育公平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呼吁中央进一步重视发展民办教育。3月22日,受民进中央邀请,李孝轩与全国各省区民进会员交流了关于推动教育公平系列工作情况,进一步深化了民进会员对于教育事业、教育扶贫等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取得很好的反响。

  行者无疆,大爱致远。李孝轩始终认为:在社会鼓励和期待的眼神中,没有任何困难可以拖住前进的步伐。走上了民办高等教育这条充满阳光的创业道路,就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走到底,争取用更好的业绩回报社会,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华章。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