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银花开幸福来

发布时间:2018-11-29  来源:《民主——民进70年情缘》

放大

缩小

2006年,时任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前左一)在黔西南州金银花基地和农民交谈。

  “金花开,银花开,金银花开幸福来。”这句在贵州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被广泛传诵的歌谣,源于民进中央30万亩金银花基地项目的实施。就是这30万亩不起眼的小花,以藤本常绿植物独有的特性,紧紧地包住地面上连绵起伏的裸露岩石,让绿色铺展得漫山遍野。也就是这种小花,有效地防止了贵州石漠化土地的水土流失,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其自身的经济价值让州里的贫困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

  “我们的那片地早已不能种庄稼了,全是石头,土越来越少。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从来不敢让孩子上学。”一次考察时一户农民的叙述,深深触痛了时任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和常务副主席张怀西的心。2002年底,民进中央提出在黔西南州建设金银花生产、加工基地的可行性报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翔实的实验数据,论证了在黔西南州建设30万亩金银花基地的必要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004年5月,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3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设工程启动。“公司+基地+农户”的股份合作方式只需农户出土地、劳力,公司提供苗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项目覆盖了黔西南州30余个乡镇,让当地农民增收显著。更重要的是,农民们在致富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原来是越开荒越歉收,而今种上了金银花,水土不再下山,日子也好过了。”牛坪村的刘存华感慨地说。这是个原本揭不开锅的穷苦人家,通过种植金银花致富后,主动把剩余的土地退耕还林。

  桂、黔、滇三省石漠化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7,金银花在黔西南州的成功种植,对于长江和珠江中下游水土保持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其衍生的综合价值和后续效益更加巨大。两会期间,许嘉璐根据民进中央利用金银花治理石漠化的经验,致信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提出了关于我国石漠化治理的构想与建议。建议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十几个国家部委按照批示精神,就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作专题研究。可以说,这小小的金银花,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作者:知渝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