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完善民族地区“学前学普”政策措施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民进中央

放大

缩小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国家为此出台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而学前是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少数民族孩子在这一阶段学好普通话甚至比义务教育阶段再开始学习更容易。学前学好普通话有利于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升学业水平,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有利于他们从小了解国家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逐渐适应和融入国家主流文化氛围,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8年,教育部和国家扶贫办在在四川凉山州开展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调研发现,一些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落后,已经制约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工作,不利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一些民族地区、尤其是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的边远贫困山区,幼儿入园率很低,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也无法在学前学会普通话。在我们调研的贵州某贫困村,村里没有幼儿园,孩子们要么去7公里外的镇幼儿园,要么去河对岸8公里外邻县的幼儿园,部分孩子因为上学距离远没有接受学前教育。镇小学的校长表示,来自这些偏远村寨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小学入学时不能熟练掌握普通话,尤其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需要老师在课后进行个别的辅导,否则很难跟上学习进度。甚至有个别孩子由于一二年级课程听不懂,产生了厌学情绪,不愿意继续上学。

  另一方面,一些民族地区缺乏合格的幼儿教师,老师自己也不会说普通话,导致一些孩子即使上了幼儿园,也无法在学前学好普通话。例如在南疆地区,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要么是普通话水平比较低,要么是不具备幼教的学历背景,缺乏幼儿教育的基本训练。

  为此,建议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的经验,完善“学前学普”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民族地区普通话从学龄前学起,并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从现在开始、从目前的学龄前娃娃抓起,逐渐减少存量,不断扩大增量,最终实现全面普及普通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体建议:

  一是大幅增加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投入,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率。由中央财政补贴,随村(行政村)建园,做到全覆盖,保障少数民族幼儿就近入园;统筹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双语幼儿园、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尤其是在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三年全免费学前教育,尽量使少数民族幼儿在学前学会普通话。

  二是着力加强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将双语教育作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新建园的准入门坎,确保不欠“新账”。同时,逐渐还清“旧账”,第一,完善双语幼师补充机制,加大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公费师范生政策力度,由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面向本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建设一支扎根本地的优秀学前双语教师队伍;第二,切实加大双语幼师培训力度,对普通话不达标的幼师,经过1年左右的双语强化培训后,在每个假期对幼师进行普通话的专项集中培训,并在每周通过网络开展巩固性培训;第三,建设双语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库,推进双语教育模式改革,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化双语学前教育管理;第四,加强“家园共育”,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给少数民族家庭的父母提供可以在家播放的普通话资料等方式,让孩子在家也拥有学习普通话的氛围;第五,鼓励普通话推广的志愿者到民族地区幼儿园支教。

  三是给予特殊优惠政策,改善偏远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待遇水平。要建立“越往偏远,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在工资、福利、购房、进修培训、退休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同时,要对在偏远民族地区长期从教的优秀幼儿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表彰鼓励,根据其在当地的从教年限给予对应的补贴。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