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朱晓进委员:进一步精细化工作举措,
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中国报道

放大

缩小

  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

  今年是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目前脱贫“最后一公里”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精细化工作举措加以解决:

  1. 大病商业保险服务不到位。针对因病致贫问题,各地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患者医疗费用的支出与经办机构没有利益关系,能够做到医疗费的能报尽报。而大病补充保险作为商业保险项目,因与保险公司有直接利益关系,在实际服务中容易发生理赔难的问题。如,单方面规定理赔材料要求,要求患者出具“奇葩”证明、加盖公章等等,使得一些贫困户患者遭遇理赔难。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贫困户,维护自身权益和反映诉求方面能力不足,在遇到理赔难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放弃理赔诉求。

  2. 农村道路交通服务不完善。各地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强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得重点帮扶乡村的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但对贫困户来讲,道路修通并不意味着出行方便。目前一些贫困乡村的公共交通体制还不完善,一是农公班运行不规范,班次安排“流水化”、不固定,随意性大,不按规定站点发车;二是个人承包经营,车况差,安全隐患大;三是票价较高,一般为城市公交票价的3—6倍。贫困地区低收入村民出行成本高。

  3. 挂钩和结对帮扶资源不均衡。机关部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及其干部挂钩经济薄弱村和结对贫困户,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大优势。但这里也产生了帮扶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一是挂钩帮扶单位帮扶资源的不均衡。各地确定经济薄弱村的挂钩帮扶单位,有的帮扶责任到位,帮扶资源丰富,资金投入和建设项目较多;有的帮扶资源不足,资金投入和建设项目较少。由此带来经济薄弱村所获得的帮扶资源不均衡现象。二是结对帮扶干部能力资源的不均衡。有贫困乡村的市、县区均统一布置了机关干部(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教师)结对帮扶贫困户的任务,并统一考核。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按照帮扶措施内涵可以分为三种——能力、财力、智力。由于拥有能力、财力、智力资源的不均衡,许多干部因缺乏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能力和资源,尽管耗费不少时间和交通费一趟趟看望挂钩户,往往也只能以适当的经济资助帮助贫困户。这种挂钩帮扶工作方法较为粗放。

  要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进一步精细化工作举措去加以解决。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朱晓进建议:

  1. 细化大病商业保险理赔服务规定。政府部门在与保险公司洽谈大病补充保险时,应当同时就理赔服务作出明细规定。一是从贫困户患者的角度设计应当提供的理赔材料,而不是从保险公司管理视角规定理赔材料;二是建立贫困户大病补充保险理赔的简化服务程序,必要时应当上门服务;三是共同建立贫困户大病补充保险服务的监督投诉机制,保障优质服务。

  2. 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客运服务体制。一是对重点帮扶县区的农公班客运体制进行梳理,全面建成运营规范的农公班线路,覆盖县区所有经济薄弱村;二是实现低票价制度,可参考城市公交票价适当提高;三是增加公共财政扶持,省财政对帮扶县区的贫困乡村农公班线路给予专项补贴;四是加强农公班运营监管,确保规范运营,安全行车,优质服务。

  3. 优化挂钩和结对帮扶资源配置。一是省、市、县区的财政扶贫资金在分配方面应有的放矢,对帮扶资源较少的经济薄弱村,应当适当倾斜,弥补项目资金的不足,或在确定挂钩帮扶单位时合理分配,使帮扶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合理。二是根据结对帮扶干部的能力、财力、智力,实行差别化的帮扶考核机制。对于一些单位和干部个人,建立虚拟挂钩贫困户机制,以提供一定数额的项目、资源甚至一定数额的扶贫捐资,由扶贫工作机构统一协调配置分配给贫困村和贫困。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基层干部、扶贫队员、有关部门单位只有进一步精细化工作举措,齐心协力走好“最后一公里”,才能够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张洪祯  实习记者陈怡帆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