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准关爱”应对人口老龄化

发布时间:2019-03-04  来源:中国人口报

放大

缩小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老龄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压力日益凸显的时期,必须努力做到及早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精准关爱”发出“好声音”。

  效仿计生宣传模式营造孝老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袒露了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担忧。他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老人数量大,医疗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等诸多因素导致农村养老面临严峻挑战,“有些时候,一个老人可以养活一群孩子,而一群孩子却养不了一个老人。”

  安阿玥建议,效仿计生宣传模式,加大养老敬老标语宣传,通过政策性宣传,营造浓厚的孝老氛围;以自然村为单位,在评选五好家庭的基础上,列出养老“重灾户”,针对性解决问题;对60岁以上老年人,调整新农合报销门槛和比例,如慢性病实现门诊报销,降低住院报销门槛等;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好与坏,纳入村、乡镇干部年终考核。

  精准关爱空巢老人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杨正国十分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他指出,要有一种精准关爱机制,借助智慧科技的力量,建立服务机构、空巢老人及家属联动机制,向空巢老人提供远程监护服务。

  “目前,我国已有个别地区尝试开展精准关爱试点,如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等,利用智慧科技与物联网技术,对空巢老人进行监护,为他们搭建平安通道。”杨正国认为,借鉴“精准扶贫”的经验,建立空巢老人精准关爱机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子女不能长期陪伴的后顾之忧,还可以解决因社区服务机构人力短缺、农村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等问题造成的疏漏。

  杨正国建议,由民政部门统一部署,各地根据空巢老人分布特点,优化整合养老资源,实行精准关爱,确保关爱到村(社区)到户;各地政府要做好空巢老人的排查统计工作,设立专款,并鼓励社会爱心基金参与,对低收入家庭可采取减免监测设备费用,由政府、爱心基金与企业共同承担的方式进行推广;建立由党员带头的三方联动机制,在城市由社区党支部负责,在农村由村党支部负责,建立服务机构、 空巢老人及家属联动机制,为空巢老人提供远程监护服务;开发价格亲民、易于穿戴,可以实现适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的智能终端监测设备。

  解决好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

  “解决好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也就基本上解决了一般层面上的老有所养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层面制定专门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政策,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为依据,把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养老政策系统化、具体化。

  俞金尧还建议,适当提高独生子女父母退休金及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金;大幅提高独生子女保健费和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的奖励金;把各地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办法上升为国家政策,例如独生子女护理假,或适当延长独生子女探亲假时间;打破地区分割,年老的独生子女父母跨省投靠有稳定职业、固定居所的子女,在子女工作生活地落户,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作者:记者 孙韧     责任编辑: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