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9-09-05  来源:民进中央

放大

缩小

  学前教育是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学前教育师资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加快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一招,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核心内容。

  当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质量低稳定低投入带来的低水平循环,这种师资发展的低水平循环成为学前教育生态体系走上良性健康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和制约因素。

  首先是师资存量不足、增量有限,未来几年供应缺口增大。

  2017年,学前三年在园幼儿4600万人,按照幼儿数与专任教师数15:1的比例测算,专任教师缺口约为49.55万人。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未来几年入园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即使学前教育专业每年20万毕业生全部进入幼教行业,供需矛盾短期内依然无法解决。

  其次是薪酬普遍较低,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难以实现同工同酬,队伍难以稳定。例如,深圳市2017年平均工资为9030元/月,学前教育教师平均薪资仅有3500元左右/月。作为全国百强区之首的顺德,学前教育教师的月均薪酬约3101元,仅为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的28.19%。即便个别地区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使得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工资差距不大,非在编教师的社保、公积金等也难以全部落实。民办园教师的待遇普遍更低,不少教师薪资刚刚超过最低工资标准。

  三是教师素质整体偏低,学前师资培训有待改进。根据教育部201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34.2%的学前教育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1/5强,74%的教师未定职级,幼师专业化培训工作任重道远。但由于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占比很低,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非常少,这导致大部分教师无法获得常态的、持续的专业化培训。

  为此,建议:

  一是扩大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规模,创新合格学前师资的培养路径。第一,是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由师范教育的“国家队”——部属师范院校加强研究,明确未来人口规模下的学前教育教师数量、质量需求。第二,扩大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量,适度扩大“公费定向”招生,保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稳步增加。第三,构建以本科师范院校为龙头、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对高职、中职和一些民办本科院校新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评估,对办学水平较低的进行帮扶。第四,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报考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在考试合格后,由师范院校进行3-6个月的学前教育专门培训,培训合格并通过实习后方能取得幼师资格证。

  二是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提升学前教育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第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明确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总量不少于5%。第二,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办园非在编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明确规定接受财政补贴的普惠性民办园,必须将补贴的一定比例用于教师待遇。第三,完善民办园教师工资指导机制,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

  三是构建学前教育教师分类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培训效率。第一,将学前师资职前和职后培训纳入财政专项预算,明确规定培训经费在学前教育经费中的比例,保障经费来源;第二,完善培训制度,明确将公民办幼儿园的在编和非在编教师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实现三年一轮的全员培训;第三,加强在职学前师资的分类培训,对资深园长、年轻新园长、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进行分类指导,提升培训实效;第四,建立顶岗实习制度,让师范院校的学前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使在职教师有机会接受培训;第五,建立学前师资培训资源库,组建专家团队,收集学前教育的优质课程资源、优秀绘本、影音资料,为各地的学前师资培训和教师自我学习提供资源支持。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