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赵长龙:新时代人民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9-18  来源:民进天津市委会

放大

缩小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政协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本文分析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政协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的现状,探讨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凝聚合力的主要做法,对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人民政协;政治引领;凝聚共识

  2018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在人民政协工作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工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正能量。”“人民政协要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推动包括人民政协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需要最大限度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详实的阐明了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使命职责、任务目标和实践要求,全面系统的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是指引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思想内涵不断深化,职能定位更加精准,议政格局日趋完善,使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一、人民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独具天然优势

  (一)历史成因的必然性。我国人民政协力量的组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背景下形成。中国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先后制造了“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等一系列惨案,激起国内公愤,各界人士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必须推翻独裁、专制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政权。1948年,国内解放战争战局发生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即将实现全国解放,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和自觉选择。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热烈响应,积极投身共商建国大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从历史的维度看,人民政协建立的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引领的成功例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思想感召力和政治影响力。人民政协不仅发挥了联合各政党、各族各界建立新中国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担负着把所有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使命。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不但是人民政协发展进步的重要经验,也是人民政协制度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人民政协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引领的历史。

  (二)地位作用的优越性。众所周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相较于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是一种更具潜能的民主形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优势[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有机结合,人民政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具有爱国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是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组织中社会关系最密切、和谐特点最鲜明、人才智力优势最突出的民主制度,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凝聚力。为了更好的发挥政协思想引领、凝聚共识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5]6号)、《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7]13号)等规范性文件。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中共十九大再次强调: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政协应当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基于其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地位而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协商作为最稳妥的协商民主制度,步入新时代已逐渐形成横向覆盖广泛、纵向层级联动的科学规范化制度体系。

  (三)构成主体的代表性。从成员构成主体看,人民政协包括了统一战线各方面的精英代表人物,其成员团结面之宽,社会覆盖面之广,是无法比拟的。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有效增进了党外精英对政治体制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和坚定的支持者,巩固和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2] ,并相互协商形成“睿智之言”“务实之策”,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人才库”“智囊团”作用,切实体现了广集民智、广纳群言,有效促进执政党和政府进行科学民主决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以来,人民政协汇集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56个民族、5大宗教、34个界别团结合作,增强了全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和意志,在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等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履职尽责的一致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虽然每个政协组织的位置不同、分工不同,每个政协委员的岗位不同、作用不同[3],但与践行习总书记要求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是相同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一履行职责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有着共同的政治目标和方向。此外,从人类心理学维度看,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个人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性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目标一致性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和努力[4];目标一致性会增加将个人精力投入工作的动力[5],员工与组织的目标融合会带来员工工作能力和组织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提升[6]。目标一致性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提供了对组织目标的共同理解的认知,并引导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行动[7]。因此,人民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不但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也具有严谨的自然科学依据。

  二、人民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当前世界上第一大执政党,依靠的就是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一方面,人民政协要为党凝心聚力。无论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政协职能的发挥,对党的重大决策的出台和贯彻执行,都承担着重要的监督保障职责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产党承担的历史使命更光荣,担当的职责更艰巨,治国理政的要求更高,人民政协就需要发挥作用更充分、更具体、更彻底。另一方面,党的领导水平越高,就越有感召力、号召力。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党内政治生活越是严格和规范,民主集中制越是坚持得好,对党外人士的带动力就越强,凝聚参加政协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就越多,就越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更加强大的正能量[8]。

  (二)有利于丰富人民民主内涵。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的过程正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在人民政协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是不是民主,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而民主监督的贯彻落实状况,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程度,影响协商民主发展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要广泛开展协商,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虚心接受人民群众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出的各种新意见、新思路及新办法。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具体地把人民政协根本属性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基本内涵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丰富了人民民主内涵,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有利于科学决策增强履职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伟大斗争解决重大矛盾,建设伟大工程重塑政治生态,推进伟大事业攻克发展难关,取得了各个领域的明显成就。新时代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人民政协不仅要充分发挥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新型政党制度平台优势,更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优势,精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畅通民众政治参与渠道,搞好协商议政建言,提升履职能力,为丰富和完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三、新时代人民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的风险。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伴随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和经济全球化进展日趋确立,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践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变迁,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统一战线产生了深刻影响[10]。许多社会成员既注重理想追求,也讲究功利实惠;既主张奉献社会,也强调获得回报;既倡导完善人格,也看重世俗生活[11]。很多党外知识分子都有出国留学进修的经历,其工作领域和群体属性的结构性差异性,会导致其政治思想意识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政治理念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12]。此外,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西方正在兴起新一轮意识形态围堵,中西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竞争将会极大地影响党外人士的政治认同[13]。不能因为要在不同情形下寻求最大公约数,就动摇了必须固守的政治底线。也不能因为政协发挥作用重在参政议政、建言资政,就松懈了思想政治引领[14],这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争夺战的成败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人心向背。

  (二)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党组织建设面临新挑战。假若人民政协党组织建设的弱化,则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就无从谈起。当前,对政协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比如:片面认为政协党建工作只是针对中共党员,与党外委员关系不大;片面认为从严治党抓得紧,可能会影响统一战线和民主协商的“团结氛围”;片面认为加强党建工作短时间难以看到突出成效,集中精力把参政议政做好才能体现工作实绩。有的单位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加之大部分委员的行政关系和组织关系都在各自工作单位,党组织对所在区域内的党外知识分子底数不清,思想情况不明,缺乏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平台和抓手,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工作存在浮在上面、注重表面、只抓头面的倾向。

  (三)创新性的方式方法和相关机制尚不健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人民政协落实各项工作的方法遵循,需要配套一系列的措施与机制使其落地生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但包括物质利益需求,也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全面需求。这不仅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也考验着人民政协化解矛盾、协调利益、凝聚共识的能力。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相关研究与讨论日益增多,但创新性的工作路径、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标准、评价体系等细化措施尚未完全建立。比如: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以融媒体为依托的统战工作模式尚未形成,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中的应用还需深度挖掘和融合,移动互联网在统战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还有很多方面处于空白。

  四、新时代人民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工作路径选择

  (一)必须坚定不移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夯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也是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级政协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的理念,一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抓深化中真正学懂,在抓消化中真正弄通,在抓转化中真正做实,推动学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学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学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学出无私奉献、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学出善谋善成、攻坚克难的能力水平,在纷杂观念变化中确立起“主心骨”,在多元价值取向中确立起“擎天柱”。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民主党派政协委员既参加所在界别的组织生活又参加所在党派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方法和路径,使民主党派委员同中共党员委员一样过上“双重组织生活”。此外,还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作为政协委员的根本政治担当,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体委员的思想自觉。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政协为党凝心聚力的初心和使命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政协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没有哪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群众更坚实,没有哪一种力量比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哪一种履职比赢得民心民意更珍贵。要聚焦群众根本利益建言献策,充分运用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多种形式,主动与党委、政府进行协商议政,使各项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意愿、符合群众利益。完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制度、程序和机制,聚焦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把“双向发力”,落脚在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见共识上,当好群众思想的领航员,聚集民意的代言人,改善民生的推动者,更好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三)树立网络思维,优化完善新媒体宣传模式和相关工作机制,团结更为广泛的力量争取更大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这就需要人民政协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摆在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形成最大向心力,画出最大同心圆要善于利用网络抢占新阵地,不断提升网络统战话语权。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网络行为引导,增强政治引领的渗透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网上新特区,保证政治引领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领袖”的政治工作引领,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使其不断传播正能量,并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政协协商民主与新媒体联系起来,加强同新媒体的联动,积极鼓励政协委员利用各种电子平台、各种微平台,参与网上话题讨论。天津市政协运用“互联网+”优化履职方式,启动了政协委员移动履职APP平台及远程协商视频会议系统,委员可以通过安装手机客户端进行征求民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时间空间成本,让委员思想永远在线、智慧时刻连线、联系永不断线,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互动、委员参与的议政协商新格局,通过创新协商渠道,为新时代下凝聚委员思想政治共识,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提供“智慧平台”。

  【参考文献】

  1.叶家松,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N].福建日报,2011-09-13

  2.张祝平,人民政协在落实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作用[J].行政与法,2019(4).30-38

  3.侯文彦等,人民政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N].友报,2018-12-14(003)

  4.MAYD R,GILSON R L,HARTER L M.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Meaningfulness,Safety and Availability and the Engagement of the Human Spirit at Work[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4,77(1).11-37

  5.DE CLERCQD,THONGPAPANL N,DIMOVD A. Closer Look at Cross-Func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veness: Contingency Effect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Contex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1,28(5).680-699

  6.章凯,李朋波,罗文豪,等.组织-员工目标融合的策略[J].管理世界,2014(4):124-145

  7.BOUCKENOOGHE D,ZAFARA,AJA U.How Ethi-cal Leadership Shapes Employees’Job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s of Goal Congruence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5,129(2).251-264

  8.杨焕,新时代要切实加强政协党的建设[J].求知,2019(4).40-41

  9.王孝哲,论国家层面的民主之价值目标[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4).72-75

  10.丁三青,等.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研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10-17

  11.刘金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N].黑龙江日报.2018-8-8(010)

  12.丁三青,等.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研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10-17

  13.潘岳,人民政协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政协,2018(19).26-27

  14.叶小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制度定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4).6-10

  (作者系赵长龙民进天津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天津市政协副秘书长(兼))

作者:赵长龙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