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邓小平与统一战线 > 怀念小平


小岗村农民不忘邓小平


    一个本来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只因26年前这里的18位农民冒险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而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 
    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前夕,记者再次来到小岗村,见到了1978年发起「大包干」的带头人严俊昌等。谈起当年往事,年近古稀的严俊昌以及健在的「大包干」当事人仍激动不已。严俊昌回忆道:「当时我们心中也确实没有底,只是为了摆脱贫困,不得已冒着坐牢的危险一搏了,没有小平同志,我们的命可能都没了,大包干也不可能推行得下去。」 
    在另一位当事人严宏昌的家中,记者看到厅堂前摆着一幅用镜框裱装着的剪报,里面是1997年小平同志逝世时人民日报发表的纪念文章,严宏昌以此表达他自己乃至全村人对小平的感念。他介绍说:「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年~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自1956年起23年未交一粒粮还年年吃供应的小岗人,一下子向国家交售粮食2.5万斤。 
    1980年5月31日,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大包干」的做法,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的肯定,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大幕。此后,以小岗村「大包干」为原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试验被推向全国各地农村,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大潮。 
    小岗村也在改革大潮中获得了发展,改变了命运。 
在上海闯荡多年的严余山,现为上海小岗人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小岗村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严余山的工贸公司为小岗村做了不少实事,解决了村里一批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在他看来,小岗村的发展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永远连在一起的:「按照我的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目标就是『富民』。小岗进行的『大包干』符合这个思路,因为饿肚子不是社会主义。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如何在新的环境中致富仍是要坚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31岁的严德友是小岗村村委会主任,他说:「从始至终,指引着小岗村发展的是邓小平理论,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探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农民共同富裕起来的问题。」去年,由小岗村、长江润发集团、滁州通力集团、滁州绿丰公司、张家港中兴房产联合投资3000万元的「小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挂牌运营,大大加强了村集体经济。 
    谈起今后的计划,严德友踌躇满志:本届村委会的目标是实现小岗人的共同富裕,确保人均年收入年递增400元以上。采取的措施包括结合小岗的特点,大力发展优质葡萄、小香猪等高效种养业;利用好「小岗」品牌,吸引投资,加快小岗村办工业及集体经济发展。同时,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凤还巢」战略,利用现在在外务工的50多名年轻人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逐步摒弃一家一户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走农业生产集体化道路,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利用「小岗」品牌,开发旅游业和兴办生态观光农业。 
    严德友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小岗村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万斤增加到120万斤,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2元增加到2100元;全村100余户建起了新房,人均住房20平方米以上,村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看到这些变化,我们每个小岗村人都不会忘记邓小平,不会忘记他搞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