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校长教育论坛专题 > 校长论文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关于文化有这么一段精辟的描述:“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她对文化的理解侧重其“凝聚”和“标识”作用。据此,我们可以说,学校文化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也就是能够把散落的师生个体串成一个整体的那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它是一个学校发展进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一种聚合力,它是一所学校的特有的精神标记。

    “文化”这个概念,太复杂也太庞大,实在无法给出确切的界定;但是,以传承文化为使命的学校,无法绕过对“文化”的深思。

    思考之一:“世界大同”引发文化焦虑,学校文化何为?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大同世界”似乎已呼之欲出。然而,经济全球化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使整个世界的文化趋向单一整齐化,个别的文化特色有被融化、被改变的危险,甚至有人担心会“失掉自己的文化身份”;从而引起了文化的焦虑。因为这些焦虑,全世界在蓬蓬勃勃展开一种反对全球化、反对科学化、反对技术主义的思潮,于是也带来了所谓的文化冲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如何定位?我想,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责任应该是让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中国文化的“身份证”。这样,他们才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真正站稳脚跟。
传统典籍里有个词,叫“和而不同”:首先要保住各自不同的文化身份,然后才是互相宽容,和谐共存。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被保护着,并和谐共处于同一个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文化图景!

    思考之二:中国文化优势凸现,学校文化如何推进?

    许嘉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一文中说,“衡量我们国家强大不强大,不是有几颗核弹,不是GDP,不是最高大楼在不在中国、最大的广场在不在中国,而是最完美、不断前进、最吸引人的文化是不是在中国。”
    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四大古老文明,中华文明不知历几世几劫,奇迹般地延续下来,即便是元、清两朝,政权落于外族之手,而中华文化最终仍以其博大精深征服了异族。立足现实、重视道德、天人合一、富有弹性且善于吐故纳新的中华文明,拥有不竭的生命力。

    我们提倡传承中国文化,并非浅薄的本位主义,而是这种文化中的先进部分的确值得全人类共同继承。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永恒价值和无穷魅力,对中华文化需求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传播汉学的“孔子学院”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这一切都在足证中国文化有可能成为“最完美、不断前进、最吸引人的文化”。

    背靠着这座文化大山,学校文化建设容易产生惰性,或浮于表面。学校如何传承文化?选择哪些文化要素来重点传承?如何在传承中有所创新?这些都亟待探索和实践。

    思考之三:道德精神受到挑战、冲击,学校文化何以解忧?

    教育本是传承文化的行业,但在这个以技术文明和市场经济为表征的时代,文化传承的份额在无形中流失甚至缺席。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并且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核心内容,即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实现方式在今天的社会很难找到生存的土壤;现行的急功近利的学校教育把文化传承简单片面地理解为知识、技能的传授,文化传承中最富表现力、创造性,最具有人文张力的那一部分在长期的忽略中流失,其严重后果就是使一个民族的粘合力、创造力迅速失水以致干瘪枯萎。有知识无文化、有分数无德性的一代出现了。我们都清楚,分数只是一块敲门砖,学生还必须拥有一张“道德通行证”,才能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畅行无阻。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写道:“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央以明确具体的“八荣八耻”来呼唤公民道德体系的重建;可见,以道德精神为主流价值的学校文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们提出——学校文化建设是做的学问。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纲领。

    一个“做”字,内涵丰富。“做”是判断与选择。它挑战校长的文化判断力和选择力,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做”是执行。它挑战教师团队的文化执行力,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做”还是反思,没有反思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自新。

    为陈述的方便,我把本校文化建设分成表层建设、中层建设和深层建设三个层次。

    一、以校园环境和活动为载体的学校表层文化建设。

    以校园环境为载体的静态校园文化,其隐性的教育作用不可替代。它是不经意间从校园的角角落落凝聚成的校园文化,折射出的是一个学校内在的底蕴和非物质的气质。

    静态环境是物化的文化,表现为学校的外观,文化的营建,是明晰可见的:古朴厚重,刻有“我是地球村村民”的天然海磨石在校门口显眼之处;学校的宣传橱窗一直是 “三名(名著、名乐、名画)教育”的主阵地;每个楼梯的折角处悬挂的是历届英才意气风发的照片,学生在每一次的对视中,也许又有了一次精神的交会;走廊、门厅等处,恰到好处挂上书画条幅、名人画像、警句格言,既改变了白色墙壁的单调,更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学生可以在经常性的审美活动中提升情感、净化心灵。特别是每年书画节上学生的获奖书画作品,装裱以后挂起来,形成了走廊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格外引人入胜。教室的黑板报、读书角、宣传栏,每天向学生传递大量新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适度的放点花卉盆景,更是锦上添花。这些看似只是一种表层的文化,但其用意至深、内涵至美。师生长年浸润于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之中,呼吸着充满文化的空气,凝练出高雅脱俗的“常青藤人”的特有气质。

    社团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参与热情最高、主动性最强的项目。全校学生自发组建了三十余个社团,自聘指导老师,在学生校长助理、社团自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有序运行。在学生送来的社团申报表上,学生把文学社命名为“清流”,话剧社名为“清歌”,朗诵队名为“清响”,学生是这样解释的:清雅不俗应该是文学艺术的共同特点,“清”是我们的文化品牌。学生开始自觉地关注文化,追求人文内涵。

    最具特色的是一年一度的为期一周的“文化教育节”,它是动态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全员参与、项目繁多,内涵丰富是“文化教育节”的三大特点,包括书画作品展、电影海报展、陶艺作品展等多个文化作品展区;还有六场主题表演,分别是辩论赛、学生原创作品朗诵比赛、十佳歌手演唱比赛、服饰文化展示、特长生展示、综艺歌舞晚会。文化教育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活动都让学生自己想象、发挥、组织。比如时装表演,服装从哪里来,展示时搞什么造型,选什么音乐,这都由学生自己来设计完成。

    文化一条街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保留节目,由每班学生自己主持的饮食、文化用品摊点,它是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和实践现代商业文化的窗口,既要动脑策划,又要动手摆布,更要动嘴推销,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办事和交际能力。

    表层文化建设体现出以人为本,易于接受,有吸引力、创造性等特点。

    二、以课程、制度为载体的学校中层文化建设

    在我校的校本课程中,有这样一些科目:案例研讨式德育、中学生人际关系学、人生愿景设计指导、校园人文环境设计、心理援助与自助、名人成长与家庭环境等。并倡议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

    学校立足江苏这块地域文化极其发达的土壤,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开设《文化江苏》课程,分“方圆揽胜、人物剪影、风俗取景、艺术大观、乡土吟唱”五大板块,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增进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事实上,课程所承载的学校中层文化建设在每一堂课里都在进行,教师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学校文化始终处于不断生成、碰撞、抵消、重构的动态过程中,它具有不可控制的复杂性。

    相比较而言,制度文化就显得直观、可控一些。每个学校的规章制度几乎都有厚厚一本,在这里不做罗列。只提一点:传统文化传承的制度化尝试——

    龙应台说过,传统它绝对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死了的不是传统而是你自己的眼睛,传统永远是活的。只是看你自己当代的人有没有那个新鲜的眼睛跟活泼大胆的想像力,去重新发现它,找到它。为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我拟定了“常青藤学子做人三字格”镌刻在墙壁上,作为学生日常品行的指导:“……讲礼义,雅谈吐,重诚信,知廉耻,有孝心,重情谊,知感恩,能宽容,志高远,品高位,宽待人,严律已    ”48个三字短语把做人的方方面面概括其中,学生熟读成诵,受益良多。还有“忠(尽忠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亲情)、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础)、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往)、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