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校长教育论坛专题 > 校长论文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以人为本的全面教育 The Tot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Person
——台湾忠信学校的个案报告
 
 

 

    摘要

    What is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The Tot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Person,” provides us an opportunity to further re-examine this extensively debated question. Education has been seen as a tool to sustain social progress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fact, they were the major functions of public schooling in the past 200 years.  In the last two to three decades, there has been a strong voice advo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person in education by pointing out that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be primarily involved in shaping and molding our young people into future workers or citizens. But instead, education should be concerned with and involved in the growth of every person’s intellectual, social, physical, artistic, creative, and spiritual potentials.

    前言

    在过去两百多年公学的发展中,教育一向扮演着促进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角色,而近二、三十年,一种反省的声音在全球主流社会中逐渐增强,那就是:教育不应只是扮演一个雕塑未来社会的分工者或国家公民、「使人成器」的角色,教育同时也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肩负起「使人成人」的责任。 在教育上,团体与个人孰轻孰重、 孰先孰后间来回摆荡的钟锤,近年来有向个人发展为先为重摆去的现象。今日,谨摘要地描述一下台湾目前教育变革的方向,并站在台湾一所民办中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立场,在「以人为本的全面教育」的基调下,陈述局部经验。

    台湾教育改革的摘要简述

    台湾自一九九五年起展开了一连串的教育改革作为,主要的目标是希望能建构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的教育体制以及孕育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从而确保每一个人的受教权益;同时、让我们所提供的教育内容及质量能符合时代的需要。按台湾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当时所厘订出的教育发展的五大方向,分别是: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与国际化。据此,台湾的教育体制逐步地朝向现代化、多元民主参与、及全球化的方向进行。台湾政府分别在2001年及2002年终止实施了四十多年的高中及大学联考,尝试改变以「菁英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及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这些变革对于台湾建构一个公平、有效、及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的努力有正面的影响,同时,有助于推动「以人为本的全面教育」。

    接下来,利用一个以六个面向所构成的模块,提出个人对「以人为本的全面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以人为本的全面教育

    在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的全面教育」应涵盖生而为人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所有条件,不偏重亦不局限在某一特定范围--如学科教育,全方位地致力于建构一个能教育人的环境,培养学生在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发挥人性的潜能,不断学习,止于至善。全面教育包涵帮助学生在智力、身体、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全面交互运作、同期发展。这六个面向分别为:1) 理性认知能力的训练;2) 情感智慧的孕育;3) 人格的雕塑 (道德感的提升);4) 公民意识的建立;5) 精神生活的提升;6) 健康的身体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兹分述如下:

    1、理性认知能力的训练Cognitive-Academic Development

    传统上,理性认知能力一向为台湾及全世界主流教育所强调。学校主要训练学生精熟各项学科,例如:数学、语文、自然及社会科学、艺术及人文等。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一贯注重学生基本学科能力的养成。但是我们应更进一步地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一种形成主张、区辨分析、并能做出决定的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主是在强调思考逻辑的训练,包含从看到问题到解决问题中的一切心智过程的训练。其中的重点在训练我们的学生能因时因地做出「跳脱框架」(out of box) 的灵活思考,以便能因应全球化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迅速、有效、及高质量的判断与决定。

    2、情感智慧的孕育Emotional Intelligence (EQ)

    情感智慧(EQ 情绪商数)的孕育经常在传统的教育中被忽略。在今日我们已然体认到「EQ足以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和命运」。个人认为EQ包含如下四个层面:1) 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情感及情绪、建立自我存在的价值;2) 控制自己:约束及调适自己的情感、培养正面及乐观的态度; 3) 认识社会:对他人深刻的同情和尊重;4) 溶入社会:守份守纪、助人与服务的情操。我们在情感智慧的孕育中希望培养出情感绪上「成熟」的人,能够平和、冷静、自信地处理自我及他人的情感(绪)问题。

    3、人格的雕塑 (道德感的提升) Character-Building (Moral Fostering)

    「道德混淆」似乎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新的普遍状态。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观充满岐异及混淆的年代,这种在价值观上的失焦及无序带来普遍性的「道德危机」。我们认为教育是「良心的事业」,学校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端正的人格、态度、及行为的责任,教导学生能明辨是非、有所不为及为所当为。从我们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格及道德包涵了三个部份:智、仁、勇。个人的理解、智是理性区辨的能力,仁是关心他人的能力,勇是能面对错误、追求真理、与行动的能力;同时,我们的文化中强调「恕道」,一种基于深刻情感和理性的「相互尊重」。如若人格及道德是教育的根本,上述的文化内涵正是我们进行人格及道德教育的底蕴和基础。

    4、公民意识的建立Citizenship & Social Consciousness

台湾公民教育的重点在于建立个人对社会及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正确而完整的认识。我们透过种种「社区服务」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例如,个人所服务的学校即安排有此类的相关教案、称为群育班。二十余年来,每班的学生轮流停止正课一周,期间安排各种教育训练及活动,包含:接待、校园清洁;以及支持校园外的社会活动,如认养社区街道、净化海滩等等。这样的安排和训练、在实证上、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服务的价值和必要性的认识。

    5、精神生活的提升Spirituality

精神层面的教育帮助我们体认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现下在台湾精神层面教育的内涵植基于所谓「人本主义」(Humanism),但也包涵了各种不同宗教的熏陶。我们在精神层面教育中强调孕育学生「民胞物与」的关怀、以及博爱与和平的情操。精神层面的教育让我们能学习对生命、自然、及宇宙的尊重,同时满足人类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的过程中最深层的渴望。

    6、健康的身体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Fitness and Health

    最后,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致力提倡健康做为一个终身追求的目标,鼓励学生公开地讨论与探索身体及健康的议题,同时提供学生充足的体育设施和各式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身体及健康的正确态度和认识。同时,我们透过各种健康讲座强调维护个人健康、预防疾病传染、以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忠信学校的教育信念和自我归纳的教育任务

    理念是教育的基石,更是民办学校的灵魂。

    忠信学校是一所民间兴办的私(独)立学校,在台湾登记为财团法人,属于非营利事业。每一分钱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最终归属于社会。是一个以理念而结合的私(独)立教育团体,在工作上强调没有行政与非行政的区别,只有分工的不同;我们在教育的理念上强调「德育为先、知行合一」。我們认为:「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忠信创办人高震东老师语,忠信教育法,1970)。

    我们执行教育任务的信念如下: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因为我们相信:教育离开了爱,其意义就不复存在,充其量祇是一种训练。「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忠信创办人高老师震东先生演讲中的一段话,也是忠信学校教师的座右铭。
同时,我们也相信:社会的政策离开了爱与关怀,祇是一些等待被打破的束缚和教条。

    ——教育是讲环境的,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

    因为我们相信:「爱的教育」必须有「教育爱」做基础。学校是一个教育与学习的环境,学校很大一部份的责任是要造就一个能教育人的环境,建立与维持一个能教育人的环境就是「教育爱」,这是忠信学校教育的基础。但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工作却不能就此达成,它仍然必须靠每一个老师点点滴滴、孜孜不倦的对每一个学生勤教善诱才能充分实现。这种把每一个学生当做一个特别的个体锲而不舍的作功,是「爱的教育」,是忠信教师的共同修养。

    同时,我们也相信:社会该是一个教育与学习的环境,社会的领导者很大一部份的责任是要将社会造就成一个能教育人的环境。

    ——民间教育事业的社会角色是扮演社会的良心
因为我们相信:民办学校所扮演的角色既有别于公办学校所代表的「社会公义」,亦有别于独立的司法所代表的「社会正义」,更与企业所?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