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校长教育论坛专题 > 校长论文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今高中课程教材改革试探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当今普通高中课程教材改革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缅怀文化先贤的丰功伟绩,可以使人更加理性地思考现实,更加冷静地面向未来,对当今方兴未艾的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实践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得天独厚的资源。高中课程教材改革的根系必须始终牢牢深扎在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坚实土壤中,与时俱进、兼收并蓄、综合创新。

    一、高中课程教材改革要重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中华和合思想表现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文化宽容精神,有助于高中生开放的、同情的文化襟怀和正确的文化观的形成,有助于接纳其他文明。“和而不同”是中国很重要的民族智慧、独有的文化理念。《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后世儒家学者所说的“民胞物与”,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和合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善解能容”等说法也是和合思想的重要体现,它们强调的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彼此尊重、保持特色、共同进步。因此,和合不仅不消灭差异,而且鼓励差异的合法存在,通过差异的比较和交融,以达到新的和谐;和谐不是静止,而是通过和解和化合而获致新的进步。

    和合思想所倡导的和合思维超越了单纯求同或求异的思维,这对于解决当代社会文化诸多矛盾有启发意义。高中课程教材要实现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人们的文化需要是多样化的,但主体文化应是昂扬向上的,文化结构也应以崇高为主要审美形态;要努力形成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文化发展局面。

    由于长期受“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问题上,我们常常或偏向颂古讽今,或偏向是今非古,结果人为地制造了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对立。从和合思想的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来考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合体历史演进的两个历史阶段、两种历史形态。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为西方文化是现代文化,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将地域性的政治对抗转换为民族性的文化冲突。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竞争,有竞争就有冲突。和合思想倡导积极化解文化冲突而不是掩盖文化冲突,更不是崇尚文化冲突。和合是比稳定更高的状态。和合思想为处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提供了重要启迪。弘扬中华和合思想,符合世界“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主流,有利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

    二、高中课程教材改革要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同在,积极影响和消极效应并存。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在处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时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当我们审视中华传统文化时,往往会遇到一个难题,究竟哪些属于精华,又有哪些属于糟粕!的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往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非泾渭分明,好似分装在两个不同的匣子里。相反,常常是相互掺杂、糅合在一起,难以分辨。就某一具体的传统文化而言,往往同时具有精华与糟粕两种因素,或者从一个角度来看是精华,从另一角度来看又是糟粕;或者在一种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来看是精华,而在另一种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来看又是糟粕。因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分析方法,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要采取冷静的态度,依据是否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状况以及其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全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意愿,是否符合人类文明生产的方向和潮流,是否有利于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等标准,不能用感情代替理性,以个人偏好代替客观标准。总之,传统文化的取舍,不能单凭主观判断,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让实践来选择;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实践证明是精华的内容,毫不疑问应当继承下来,通过社会实践证明属于糟粕的内容,则应果断抛弃。

    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藏,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中发现新的意义,做出新的解释,添加新的成分。所以,高中课程教材要以创造的精神、开拓的勇气、竞争的观念、开放的意识重新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落后、消极的思想观念及社会心理,根源于中国几千年封闭的小农经济、宗法制度、专制的官僚政治以及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本位的生活方式。尽管今天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方式较之古代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传统是一股巨大的惯性力量,其消极影响在短期内是难以完全消除的。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并应警惕和避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否认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抱残守缺,不抛弃传统文化的糟粕,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做法。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必须遵循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用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时代精神来审视文化传统,经过认真科学的分析,严格审慎的过滤,使优秀传统文化熔铸到时代精神中去。同时,坚决批判和清除阻碍先进文化建设的旧的观念和意识。在继承传统时,既不全盘否定传统,防止背离优秀的传统;又不完全接受传统,防止成为传统的奴隶。

    传统文化是财富也是包袱,这里所说的财富,主要是指传统文化的精华;这里所说的包袱,主要是指传统文化的糟粕。机械地对待传统文化,“财富”也会变为“包袱”;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就可能化“包袱”为“财富”,推陈出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中崇古薄今的取向,将阻碍我们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形成,也不利于竞争观念、开放意识的养成。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在具体内容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克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倡导不落俗套、不趋雷同、不甘平庸的创新意识,为文化创新作贡献。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使中华文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保持文化的民族个性。总之,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创新的勇气、批判的精神对待传统文化,要以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科技化为背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改造,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的精神支柱。

    三、高中课程教材改革要全面理解全球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冲突的辩证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能是完全封闭、与世隔绝的,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发生经济文化上的接触和交流,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面向世界,融会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开放性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正是世界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激荡,才使中华传统文化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将更为凸显。

    从世界形势看,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着世界面貌,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各地的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不同文化的协调、和谐、并存、共生;要提倡对话而不对抗,交流而不交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要有文化的多元化和政治的多极化,才有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

    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把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学习各国文化之长,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以建设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包容所有文化之精华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当然,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华民族自尊自立的伟大品格,既要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要抵制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式的拿来主义。

    在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世界性与民族性、全球化与本土化、一元与多元等多方面的关系,使中华民族文化既能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和世界潮流,又能保持民族特性,是高中课程教材改革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国的课程教材改革,应该也必须立足我国的民族传统。在立足自我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的课程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改革我们现有的课程,使之符合课程发展的规律,提高课程的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是正确的选择。西方有西方的文化,西方课程的理论与实际内容的引入,应该受到中国民族精神与课程文化的“浸润”与“选择”。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使个体社会化、使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这“一定的社会背景”包含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脱离了这样的社会背景,脱离了社会现实,也就脱离了人民群众,脱离了民族文化,这样的课程难以为人们所接受,也不可能完成国家和民族赋予教育的任务。西方因为经济发达,已经从教育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中享受最优惠待遇,集中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而我们,则应该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走艰苦的自我发展的道路。

    全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