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台湾专题 > 两岸之窗谐趣苑林 > 教育


台湾的技职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动向



    台湾的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它是台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舆论界所公认的,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台湾经济正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教育自身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于是对技职教育提出了“转型与革新”的任务。现根据本人访台所得的印象以及新近所见的有关资料,对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简况与现状以及今后的改革与发展动向择要介绍如下,供有关领导和同行学者研究参考。

    一、过去的发展简况与现状

    台湾现代的技职教育起始于一九五三年台湾和美国的一个技职教育合作计划,几乎是全盘引进美国当时的“单位行业训练式”的技职教育模式。当时所采取的措施是:由台湾师范大学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培养技职教育师资的计划;选择八所学校进行实验和示范:组成有23个有关机构参加的指导委员会,建立由美方专家为主并具有很大权威的顾问委员会,以资协调和指导;对有关行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成立发展基金,确保经费落实,并以经费为监控手段,监督美式教育的切实执行。可见台湾技职教育起步阶段的各项准备是比较充分的,尤其是师资的培养和储备,被“列为第一优先”。当初,他们选派人员去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参加为期半年、一年或二年不等的没有学位的培训计划的学习,后来则由师范大学设置相关的系科、如工业科技教育系、家政教育系等,转为自己培养为主。40多年来,造就了一支较能适应技职教育并具有较高学历的师资队伍。1994年,台湾各级各类技职教育机构的专任教师总数达3万5千多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台湾称其为“高级职业学校”,简称“高职”)共有19152人,具有学士学位以上学历者占82.1%(1993年);专科学校的专任教师有15125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者占66.25%(1993年)。

    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前期,台湾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劳动力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高达60%左右,工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政策上实行农工并举,基本上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此时教育水平低下,九年制义务教育尚未普及。因此,其技职教育在层次上以初中阶段的初等职业教育为主,在专业上以农业类为主,兼顾工业。这一时期,职业学校中农业类专业的学生人数多于工业类,增长速度也高于工业类。

    从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末,台湾的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实行工商农并举,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1968年,当局宣布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于是停办初等职业学校,积极发展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值理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同时兴办了初中后五年制和为中等职校毕业生提供深造机会的二年制专科学校。1971年以前,台湾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一直少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数,从1972年开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超过了普通高中学生数并迅速增长,普通高中学生数则在此后十八年的长时期中稳定在20万人左右,直至1991年以后才重新有所增加。为适应产业转型和经济生活国际化对人才的新要求,1970年台湾第五次教育大会讨论筹建技术学院,1974年8月1日成立了台湾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工业技术学院,1979年开始在技术学院设置研究所,培养研究生。现有4所技术学院培养硕士生,有一所技术学院培养博士生。

    台湾技职教育的系列中,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三年:专科学校有两种学制:一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五年,二是招收中等职校毕业生学两年(原有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制专科,因教学效果不佳,又不受考生及其家长欢迎,故已于1994年开始被废除);技术学院本科也有两种学制:一是招收中等职校毕业生修业四年,二是招专科毕业生学两年。上述三个层次技职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被确定为:“技术学院以培养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宗旨’;“专科学校以养成中级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职业学校(含高中附设职业类科)则以养成健全之基层技术人才为宗旨”。在1994学年,台湾共有小学(台湾称国民小学)2528所,小学生2032361人;有初级中学(台湾称国民中学)724所,初中生1177352人;高级中学196所,高中生245688人;中等职业学校206所,职校生523980人,与普通高中学生数之比为68:32;全部属于技职教育系列的专科学校72所,专科生378860人;大学(含独立学院)58所,大学生341320人,其中属于技职教育系列的技术学院六所,护理学院一所,大学附设技术系二处,共有技职教育本科学生14432人(包括4年制本科和2年制“专升本”);在技术学院共有硕士研究生1429人,博士研究生295人。各级各类技职学校的学生总数达91万余名,占台湾高级中等以上学校学生数的62%。

    1994学年度,共有初中毕业生38万余名,其中升入普通高中者约占21%,升入“五专”者约占9%,升入中等职业学校者约占45%,进入职业学校补习(文化或技术)者约占12%,其余约占13%。该学年中等职校和“五专”的招生总数与普通高中招生数的比例为72:28。1995学年度,技职教育系列所核定的招生名额为“博士班100名;硕士班900名;二年制“专升本”5300名,四年制本科3200名;专科五年制39500人,三年制日间部43500人,二年制夜间部40000名;职业学校230000人,约占当年初中毕业生的59%,连同五年制专科的招生人数一起计算,则约占69%,可见技职教育的发展势头仍很旺盛。台湾义务教育以外的各类学校中,私立学校占很大比重。在1991学年度,私立初中只占1.3%,私立普通高中占53.5%,私立职业学校占55.7%,私立专科学校占81%,私立大学与学院占43.5%。现有七所技术学院和护理学院中、私立的只有一所,预计今后将会增加。过去,台湾财政不给私立学校以任何补贴,近年开始给予一定补贴,1995年各种各样的此类补贴全省约合27亿元新台币,从本人所遇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了解到,约占私立学校年支经费的10%左右,有关校长们对此均表满意。

    二、目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从技职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岛内外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国际经贸的迅速发展及开放程度的扩大;两岸经贸关系的往来日益密切(据《粤港信息日报》1996年4月14日报道:1995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出口额超过148亿美元,比四年前增长66%);传统产业逐渐式微;高科技产业及服务业大幅度增长……等等。1986年至1993年间,台湾的高科技产品(按台湾定义)出口额占全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7.6%上升到41.6%;服务业产值占GDP之比重,由47.9%提高到55.9%。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电脑与通信工业研究所日前发表的《台湾通信产业发展现状长与展望》称:1992年至1995年,台湾通信产业产值从481.6亿新台币增加到711.4亿新台币,其中外销比重从48%提高到77%。台湾有关人士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信息化、科技化、国际化、多元化的社会,对每一个人来说,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从技职教育和整个教育而言,也出现了不少新的情况问题。首先,社会的一般认识和舆论上,偏见犹存,技职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肯定与重视,一般家长和社会大众习惯于把技职教育视为“次等教育”,技职学校在一般学生心目中仍属于“第二选择”;对于大学联合招生的消息,新闻媒体可以免费报道,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的招生简章却需付费购买广告版面才予刊登;社会用人制度盛行文凭至上的风气,以致一般呼吁皆无济于事,初中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者而忽视对大多数的素质培养。如此等等,台湾有关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升学主义和文凭主义下的迷失”。

    与上述情况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上的升学期望日益旺盛,要求“广设高中与大学”呼专声甚高,对目前存在的7:3的职校与普高的学生数量比例提出质疑。7:3的比例是台湾教育当局于1972年制订的《第四期发展计划草案》中提出的,是要在1981年实现的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目标。1981年公布实施的《台湾经建十年计划人力发展部门》及《台湾经建四年计划(1982?1985年)》又明确维持这一指标。可是近年来,台湾教育当局先后宣布要把这一比例逐年调回到6:4,并要算到2000年达到5:6。1995年,台湾师大教育研究中心提出一份《新世纪中小学教育改革建议书》,建议把这个比例逐步调整为3:7。现在,台湾教育舆论对此正热烈讨论中。赞成者认为,只有广设普通高中和大学,才能满足高科技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技职教育是先为个人假设一个合适的职业场所。然后按需施教,可谓“适所适材”,不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为满足社会强烈的升学欲望,已有若于所大学附设了“明星高中”,人们争相进入。反对者认为,技职教育与台湾经济发展和国民生计的关系“至深且钜”,确有其“特殊的经济功能”,如果普通高中和大学设置过多,势必造成“高学历高失业率”的社会问题,那种“升高中,升大学”的“坐直达车”式的教育,将会造就出更多的眼高手低,不善实务,满怀抱怨的人,这不仅是教育投资的浪费,而且还会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也有人主张不要刻意去规定什么比例,应交由人才市场的供需涨落自行调整。 

    此外,台湾技职教育本身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如:部分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尚缺乏学习职业技能的机会;技职学校的设备往往浇后于企业;公立与私立学校的教育资源水平相差悬殊;教师的实践能力欠佳;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不适应新的人才需要;技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够合理;办学不够灵活;技职教育系列内部的升学意愿过强等等,均直接影响技职教育的社会声誉,不利于技职教育的发展。面对上述多种新的情况和问题,台湾教育的当权者认为:台湾的“技职教育已是到了必须立即调整转型的关键时刻”。

    三、今后的改革与发展动向

    今后五年,台湾技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学制弹性化、入学方式多元化、课程多样化,并与终身教育,职业证照制度相互配合”的技术及职业教育体系。

    (一)将“延教班”正规化。从1993年开始,台湾试办“延长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育”简称“延教班”,也称“技能班”或“技艺班”,旨在面向十八岁以下未升学的初中毕业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