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台湾专题 > 两岸之窗谐趣苑林 > 教育


两岸跨越政治藩篱大陆设台湾学校



  130亩地的宽敞校园,鲜艳亮丽的校舍色彩,最先进的塑料跑道,课堂上比朗朗书声还高的笑闹声,从大门口到最小的角落,触目皆是的繁体字。 

  在这里,感觉“很台湾”。 

  校园的所在,偏偏是在中国大陆土地上,广东省最发达工业区东莞市的一个镇中心。 

    台商捐资兴学 大陆政府补助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交错的何止是空间。这是大陆第一所台湾学校,由台商捐资兴学、大陆地方政府给予补助;建于大陆,采用的却是台湾师资、使用台湾教材、与台湾教育体制同步接轨。 

  很多的不协调,终归一个聚合点:这是五十多年来第一所同时获得海峡两岸政府承认的学校。 

  然而这个聚合点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从奠基到开学,只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去年9月1日开课,今年6月培养了首批中学毕业生,但是这之前拉锯式的磋商、谈判,却用了台商整整六年光景。 

  当年的发起人、台商投资协会四年会长叶宏灯,受访时谈到了办校的苦心:“东莞是全中国大陆最大的台商集中地,到现在已经有4600家台资企业,台湾常驻人口6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却导致家庭长期分隔两地,因此,衍生的教育、社会问题非常严重。” 

  由于两岸教育制度仍存差异,如何也在大陆创办一所台湾学校,跟台湾制度完全接轨,让小孩所学的东西能适应两地,是东莞台商的强烈意愿,一方面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一方面为大陆的投资打了强心针。 

    难在争取两岸教育单位的谅解 

  计划一拟定,财力、人力的资助,获得东莞台商几乎倾巢而出的支持。最大的困难?叶宏灯轻描淡写地说:“争取两岸教育的相关主导单位体谅台商的处境,了解办校的需要和意义。” 

  凡事一涉及两岸,就得要同政治和经济因素纠缠不清,教育岂能免俗?整个筹办过程,面临许多有形、无形的约束,大陆要以什么形式批准一个台湾学校在大陆土地出现,台湾当局如何看待大陆台商子弟学校的定位,都是些看来不是问题却是核心症结的关键所在。 

  谈判不怕长,能谈就好。五年谈出来的成果,一下子凝聚在那块历史性的校园里。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第一年就收了750名学生,从最小的“幼稚园”、“国小”,一路到“国中”三年级,连叫法都沿袭台湾,这“国”字何指已经不重要了。 

    学生快速地掌握繁简体字 

  再然后,让海峡两岸僵持了半个世纪的繁简汉字争执,突然那么轻而易举地就在台湾小朋友的朗朗读书声中化解了。学校完全采用繁体字,无论教学、课外读物、标语指示牌,一概“弃简从繁”,为的是让孩子哪天回台湾,不至于不知所云。 

  “国文”老师徐佩霞说,小朋友在生活中看的是简体字,上课学的是繁体字,起初难免混淆,怎么一个字两个样。“尝试跟孩子说明字源,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其实我发现小孩一般都能自由进出,困难不大。所以,我们的学生现在是繁体、简体都能看得懂。” 

  同出一个“字源”,没有太大包袱的小小思想,很多事情其实可以很简单。 

    在孩子教育前提下从简处理 

  然而,两岸在地理、历史、政治概念上的落差,要比繁简汉字复杂得多。两岸当局以孩子的教育为前提,对敏感性教材从简处理。校长吴灿阳指出:“涉及政治性概念或意识形态的问题,课程中几乎是没有的,特别是现代史的部分也都不上了。这里没办法教的,只能鼓励学生回台湾后补课,或者由家长从旁协助自修。” 

  有趣的是,吴校长透露,为了配合台湾目前仍在沿用的民国年代制度,大陆当局特别通融,“1949年以前的事迹,我们可以继续使用民国年代,1949年以后的,再一律改为公元年。” 

  再多的政治涵义吧,对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学校成立最切身的意义,还在于一家团圆。 

  小男生陶世谛告诉记者,爸爸在他念小一那一年到东莞创业,父子俩从此两个月才见一次面;直到学校开办、陶世谛终有机会从台湾到东莞随爸爸生活,但他已经是个15岁的国中生了。 

  妈妈聂良知道出了所有台商太太的心声:“我先生当年到东莞创业,说好两年回来,没想两年再三年,一晃就等了8年。小孩从百多公分长成180公分,怎么长大我先生相信都不是很清楚……自己变成单亲妈妈的心态在抚养小孩,这些都是台商太太这些年来必须经历的状况。” 

    孩子教育使台商夫妻分隔两地 

  她说,台商往大陆投资的趋势越汹涌,家庭和社会问题就越严重,因为小孩教育导致夫妻分隔两地,最终不是孩子性格发生偏差,就是夫妻婚姻破裂。台商大陆投资势头要维持下去,不得不先解决子女教育这个最根本的后顾之忧。 

  也因为秉持着“多收一个学生,多一个家庭团圆”的原则,学校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二期工程,准备斥资2亿7000万元台币扩建校舍,争取一年内开办高中部。 

  叶宏灯指出,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趋势其实是个世界性潮流,未来十年二十年,难有其他地方会取代大陆成为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制造基地。为此,台商在大陆已经不是三五年的事,而是二三十年的问题了。设立高中部,正是顺应了这种准备长期拼搏、根留大陆的新方向。 

  “学校的成立,会促使台商在这块土地扎根下去,根扎得越深,对两岸的经贸发展更良性。而且因为有了学校,不只把小孩子带过来,连年迈的父母亲也带过来了,实际上是促进了中国人的所谓再一次感情融合。” 

  如今是学校育苗教育基金会执行长的聂良知,见证了学校这一路走来,所体现的两岸趋合:“学校是两岸政府同时核准创办的,有史以来头一桩,打从批准建设那一刻,已是两岸交流的重要一步。接下来学校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两岸的良性互动。” 

  而同时身为家长,她希望为下一代开拓的,却是超越两岸的更广阔天地。 

  “未来的大陆市场是个全球竞争的市场。台商的第二代精英,跨出了台湾,进了大陆,必须有面对全球的心态和胸襟:心胸是无国界的,视野是开展的。唯有如此,才能展示台商走出台湾以后的更大格局,展示台湾人更大的格局。” (林琬绯 2001-08-05)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