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台湾专题 > 民族振兴期盼统一


郑竹园:“大中华经济圈”势不可挡


 
   过去二十年间,由于两岸经济关系的实质改善,一个以中国人为主体的“大中华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中。这一个目前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及港澳,将来可能包括新加坡及东南亚华人的经济圈具有丰厚的潜力与灿烂的远景。如能推诚合作,不难异军突起,与北美西欧并驾齐驱。

  (一)两岸三地的经济融合港台及大陆,同文同种,资源禀赋,具有高度互补性。前三十年由于政治因素,互相隔绝,一旦政治上的禁忌消除,很自然成为经贸伙伴。

  过去二十年间,两岸间的贸易,由1979年的7,700多万美元,到去年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包括香港)已达498亿美元。占台湾总“出口”34.5%。 占台湾生产总值(GDP)17.4%o也即去年台湾GDP中,每6.7元即有一元“出口”到大陆。由对大陆出口所带动的就业效应,估计为台湾创造百万个就业机会。如无对大陆的巨额“出口”,台湾去年失业率将超过10%。

  在对大陆贸易中,台湾一直处于顺差地位。过去15年间,台湾对大陆出超总额高过2,400多亿美元。如无对大陆贸易连年的巨额出超,台湾外汇存底早已耗竭。对大陆的“出口”贸易,已成为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

  两岸贸易的大幅增长,与台商大举投资大陆有关。根据台湾官方的统计台商投入大陆资金只有300多亿美元,但实际投入资金估计已达一千亿美元。过去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主要是劳力密集产业,近年已转移到高科技产业。2002年大陆资讯硬体产业产值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64%的产值系由在大陆的台商所生产。 2002年台湾有高达46.9%的资讯硬体产值移至大陆制造。估计去年这一比率高过6成。两岸经济的整合已达到难分难解的地步。

  香港回归中国以后,与大陆经贸关系更加紧密。1997年到2001年这5年间,香港与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98亿美元,比前5年增加17.5%o 2001年两地贸易增加值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560亿美元。过去5年间,香港对大陆投资仍有增无减。截至2002年6月,港商在大陆累计投资项项目 20万,4800多家,合同投资总额3,608亿美元,实际投入资金1951.87亿美元。占大陆吸收外资总额的46.5%居外商投资的首位。

  大陆在香港投资也与日俱增。到2000年底,大陆在港各类投资已达1400亿美元,占香港外来投资31%o最近更与香港成立协定,从各方面来促进香港与大陆经济的进一步合作。从港台大陆贸易及投资增长的情势观察,两岸三地实际上已形成一共同体。

  (二)两岸三地经贸交流的效应与阻力

  从经济理论来分析,两岸三地20多年来的经贸交流,已产生六种效应。

  第一,台资与港资的大量流入,对大陆经济起极大的刺激效应(The stimulation effect)成为大陆各经济特区,开发区,及开放城市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经济最发达的广东,近十年来吸收外资高达500多亿美元。其中八成以上来自香港及台湾。福建、江苏、山东等省由于港台资金的源源注入,成长率都远高于其它省区。

  第二,是港台资金的源源投入,对其他国家起“示范作用”(The demonstration effect)大陆开放初期,欧美及日本投资者,一直采取观望态度。宁愿贷款而不愿投资。但自港台资金大量进入大陆后,美日及新加坡、韩国财团也纷纷跟进。没有港台资金的开路,不可能有美日新韩资金的大量流入。

  第三,台湾进入大陆的50,000多家企业中,有许多中小企业与大陆乡镇企业结合,对大陆城乡经济发生一种“触媒作用”(The catalytic effect),推动这些企业,在经营及运销各方面进行改革。

  第四,两岸交流对台湾经济也产生一种“成长效应”(The growth effect)。在过去十余年中,对大陆贸易一直是台湾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据台北经建会的研究,如果大陆中止对台贸易,台湾GDP将下降1.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大陆贸易的开展,有助于台湾经济的持续成长。

  第五,台湾开拓大陆市场,有助于降低对美国市场的倚赖。过去台湾出口长期以来,都以美国为主要市场,不断遭受美方压力。以“301”条款威胁台湾,使台首枕不安席。由于对大陆贸易不断扩大,台湾对美市场倚存度不断下降,不必再受美方的压力。可称为“转向效应”(The diversion effect)。

  第六,对大陆贸易加速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可称为“转型效”(The transformation effect)。

  从上举六种效应观察两岸贸易的增长对双方经济均起良性作用。虽然如此,由于政治上及经济上的各种因素,两岸经贸关系仍面临三大阻力。

  第一是台湾当局,为推行“去中国化”路线,不断采取限制政策,阻碍两岸经济贸易交流,如“戒急用忍”,禁止三通等等,大大增加台商与大陆贸易的营运成本,据台湾大企业高清愿的估计,由于禁止三通,台商一年要增加成本五百亿台币。

  第二,跨国公司近年大举进入大陆,对大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台商,已构成庞大的竞争压力,如不能降低成本,很难继续发展。

  第三,大陆近年遍设开放区,为争取外资纷纷给予优惠,使原来经济特区的功能逐渐消失,尤其是大陆加入WTO后,取消对台商优惠势在必行,进一步减少台商的优势。

  在上举各种阻力之下,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两岸政商的共同努力来突破障碍,创造商机。

  (三)两岸经贸关系的前景

  两岸经贸关系虽面临各种阻力,但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观察,两岸经济的进一步整合,其势仍无发逆转。

  第一,由于中国大陆经济的持续高度发展,台湾经济对大陆的倚存度,只有增加,不会减少,大陆重3亿人的消费潜力,是全世界跨国公司觊觎已久的庞大商机,这从资讯产业及汽车产业即可见一斑。中国从1882年拥有第一部电话,到1992年才达到1000万户,中间经历了110年,但从1000万户到1998年的1亿户,只用了六年,到2000年的二亿户,只用了二年,去年已达5亿户,其中有半数是移动电话,大陆已成为世界上拥有电话最多国家,同样也出现于汽车产业,由过去每年只产销几千部到去年的400万部,一跃而为世界第四大汽车产销国,大陆市场的潜力,不但将使大陆成为全球的制造基地,也将使大陆全球大研发中心,台商如不捷足先登,台湾经济有可能边缘化。

  第二,由于世界性人口老年化,不但欧美日本已出现劳动力不足,台湾也同样面临老年化问题,而中国大陆拥有全球最大的优质而低廉的劳力资源,目前的年均工资不但远低于日本及美国,也低于四小龙及东南亚国家,在全球商品供过于求,价格普遍下滑的基本情势下,高劳力成本的产品,根本无法在国际市场立足,台商继续将生产基地移至大陆,也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基此之故,不论台湾当局如何推行“去中国化”政策,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仍将继续向前,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将日趋明显,如能搁置政治纠纷结合大陆制造与研发能力,香港的金融优势与台湾资金与技术,在未来岁月中,大中华经济圈必可与北美及西欧并驾齐驱,共同主宰21世纪的世界经济。 (美国博尔大学教授郑竹园)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