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学习贯彻"十一五"规划专题 > 重点关注 >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许嘉璐: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



<center>引子</center>

  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上,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这样讲?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的。

  1、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标志。中华民族有着全世界无与伦比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根据文字记载,自周代起,历代统治者都有意识地提倡适合于当时当地、稳定社会、巩固政权的文化。但是,提出“先进文化”和“前进方向”的概念,并且宣布执政党是其代表,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三个代表”是一个整体,三者之间密不可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换言之,我们所要求的先进文化,是为人民的文化,就是人民利益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和历代统治者关注文化的本质区别。

  2、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一直对文化十分重视,我们翻开中国共产党党史或《毛泽东选集》等文献,都可以看到这方面情况的记载。但是,几十年来,文化工作一直是党的许多战线中的一条。现在,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定为建党和执政的三个支柱之一,这是把握住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认识上和理论上的质的飞跃。

  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一次为“先进文化”作了界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个定义中,时代性、先进性、革命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十六大报告又指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就指明了我国建设先进文化的基本道路和原则。这种对先进文化的深刻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上对文化及其方向的最科学的说明。这在文化学上也是里程碑式的理论突破。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文化问题提高到这样的高度,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科学的判断,是因为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是因为认真深入地分析了人类的历史和国际国内的形势,是对人类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空前的。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需要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异质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首先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要适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在这方面,中华文化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在“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这样一个题目下,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伟大,剖析中华文化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同时探讨建设先进文化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 定义

  1、 文化

  文化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其复杂,也因为对它进行观察的角度不同,强调的重点有异,所以定义有多种多样。有人说世界上给文化下的定义有200多种,我没有做过统计,不知道是否确实,但意见分歧是肯定的。

  我认为这样给文化界定是比较准确而且人们容易接受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谈的就是狭义的文化。

  文化是有层次的。人们容易感知、也容易变化的是体现在物质上的文化,即蕴涵在衣食住行中的文化,可以称之为表层文化;介乎物质与精神之间、借助于物质来体现的文化,是中层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制度礼仪、法律宗教等;文化的底层是贯穿和渗透在表层、中层中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即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概括起来,可以说文化就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无所不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

  文化是民族性十分强烈的现象,是民族的标志和灵魂;是民族凝聚力量之所在,创新力量的源泉,是民族的根。在现代社会,“民族”已经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血缘的概念(以血缘分是种族);从这个角度说,文化亡即民族亡。

  2、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在几千年中共同创造的文化。56个民族自身的文化相对于中华文化是亚文化,其中,汉文化是主体文化、强势文化。在汉文化中不断融进了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个过程至今还在进行。换言之,如果没有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汉文化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中华文化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亚文化、次亚文化。例如,以行业分,可以分为商业文化、农村文化、学校文化、军队文化等等;以人们居住地点分,可以分为城市社区文化、大中小学校园文化、营区文化、村镇文化;从加工粗细、涉及面广狭分,可以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因为这是差异不同的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划分,所以得出的各类亚文化之间彼此是交叉或重合的。

  3、 先进文化

  文化是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且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文化先进与否,关键要看它对经济基础起到的是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文化又是社会个体和整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先进与否,要看它对人和民族的发展是刺激和引导其向上还是催其向下。党中央给“先进文化”所下的定义就是结合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从文化对社会、对人民的作用考虑的,是对毛泽东同志给先进文化下的定义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实际上已经指出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即“人化”。“人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人是文化了的动物。有没有文化,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分水岭。因此,“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就要除了在物质方面关心人之外,还应该在文化上关心人。文化是以经济为基础的,这样,在一个时期内,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是首要的;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关怀的最根本的东西是文化,是精神,也就是“终极关怀”。因为人的衣食住行只是生存的条件,而不是生存的目的,在物质条件基本得到满足后,人就要追求某种精神:文化是人类的根本需求。因此,党和国家对文化问题的重视,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二、 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

  1、 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区别决定了农耕文化的特点:

  重家族,重继承——因而轻平等,轻权利;
  重安定,重和谐——因而少变革、反争斗;
  重自然,重现实——因而反造作、轻来世;
  重伦理,重自律——因而乏个性、轻法律。

  上述的优点只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在这基础之上就引申出爱国(国与家不可分,家是缩小了的国,国是放大了家),团结、务实、讲道德。

  如果与游牧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照,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农耕文化的这些特点是由农业生产所决定的。

  游牧生产要逐水草而居,安定反而不利于其生产生活;大自然之于牲畜的繁殖不像对于农作物生长影响那么大,因而人们对自然现象与人的关系关注较少;为了牲畜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就要另立门户,放牧的技术知识不像农耕那样复杂,无须代代相传,因此家庭观念、继承观念较为淡薄,国家的观念也不强烈;牲畜能够给人类提供的生活资料很有限,如果要获得别的生活资料就要靠贸易和掠夺;游牧的流动性,不需要,也难以建立名目繁多、界限严格的等级制度,在人们心目中除了“神”之外,人都是一样的。这样,从游牧生产而生成的文化就和农耕文化有了很大区别。

  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和文化带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冲击。人们离开故乡,传统家庭解体;进入工厂,与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一起组成了新的群体,组织能力得到提高;操作机器的技能不是靠父子相传,而是靠学校或工厂的训练;工厂的一切都不是工人所有,工作岗位不能继承;工业生产基本上和季节和气候无关,机器的节奏和速度要求工人组织严密、遵守严密的规则;产品和劳动力过剩,造成工人生计的不稳定;科技产生了工业,工业促进了科技,要求人们不断求得新知新能;科技的发展要求对任何事物都做越来越细的分析,还要进行抽象的逻辑的思考;工业生产的商品要销售,特别是要到本土以外销售,需要有强有力的保护,于是增强了国家意识(在工业化发源地欧洲,这是由少数有产者的需求形成的意识,比较容易改变,所以当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后,新形式下的少数人又带头淡化国家意识)。这样,由工业生产而生成的文化也与农耕文化很不相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农耕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观察最为细致入微;人与人的关系最为亲密,对人际关系总结归纳得也最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这一阶段的文化中具有普世性的内容也最多。

  2、 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

  现在考古的成果证明,中华文化有多个源头,不仅从地域上说是多元的,从民族角度说也是多元的,而不是过去人们所说的只是黄河流域一个源头。从理论上讲,这个结论也是对的。人类的历史证明,从氏族到部落,从部落到部族,从部族到民族,都是通过战争掠夺兼并和通婚联盟两个渠道把不同部落、部族和民族融会为一。不同血缘、不同文化的汇合,使人的体格更为健壮,文化也不断丰富。由此可以断言,中华民族有着多元的源头,是自古至今所有民族共同创造的。

  但是,现在的文献和考古也证明,黄河流域的文化自商代起,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这是因为,黄河流域最先进入农耕社会,耕作技术最为发达,知识积累最为丰厚,农业生产使人第一次有了生活资料的节余,因而文化得以精细化。人类总是向着生产生活水平高的地区和人群靠拢。黄河流域文化的先进状况吸引着周围的部落和部族,于是继续演出通过战争和婚姻与黄河流域的其他部族乃至远方的部族融合的戏剧。

  这是文化的竞争。在这个战场上也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黄河流域文化吸纳了众多部族(和后来的民族)的文化,终于形成了世界少有的几个伟大文明之一,而当时的其他一些文化则以融会于主流的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中华文化形成的进程中,大体是由今甘陕一带(以今两省交界处为主)逐渐向东发展。殷商在今河南北部建都,后来周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