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学习贯彻"十一五"规划专题 > 重点关注 > 建设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蔡述明:关于我国湿地保护的若干建议



  一、我国湿地保护现状

    湿地是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自然综合体,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中国湿地是世界上各种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3848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湿地公约中所规定的31种天然湿地和9种人工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我国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湿地。

    由于湿地在经济和环保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加之人民大众的参与,湿地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政府在湿地保护和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有353处,其中30块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区总面积达55420000公顷,使40%的天然湿地和33种国家重点珍稀水禽得到了有效保护。从1995年开始历时8年完成了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为制定“规划”、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和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颁布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建立了水环境监测网点,为防止各种污染对湿地的破坏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并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l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优先发展领域。2000年颁布实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成为中国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纲领性文件由2001年编制、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规划在10年内新建湿地保护区333个,使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到643处,保护面积占到天然湿地的90%以上。实施六类天然湿地恢复示范工程,恢复天然湿地15000000公顷,使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处。2002年组织开展了湿地保护战略研究。2003年联合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把湿地保护纳入了各级政府重要议事闩程。2005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把湿地作为专门生态工程予以对待。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2004年湿地国际将世界上首个“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授予我国。2005年在《湿地公约》第九届缔约国大会上中国首次当选湿地公约常务理事国,同时中国科学家首次荣获国际拉姆萨尔湿地科学奖。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湿地保护形势仍很严峻。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一度盲目开垦、围湖造田占用天然湿地,直接导致了天然湿地面积锐减,功能下降。据统计,近40多年来,沿海已累计丧失湿地21900000公顷,相当于全部沿海湿地的50%。近50年来,因围垦减少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其面积相当于五大淡水湖面积的总和。20世纪50—70年代的围湖、围海造田,使长江中下游地区丧失湖泊面积13000000公顷。长江中游的大型湖泊洞庭湖已从40年代木期约43000000公顷,减少至目诌订约24000000;公顷,水面缩小至40%,蓄水量减少34%o湖北省在20世纪50年代拥有天然湖泊1066个,而到90年代只剩下325个5面积从85280000公顷降为27300000公顷, 曾经是“千湖之省”的湖北已名不符实,反映出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洪涝灾害加剧。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平原在过去的50年里湿地面积已从53400000(1公顷减少到19700000公顷,由于开荒面积约减少1000000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20000000。公顷左右,约有78%的天然沼泽湿地因此丧失。全国丧失海滨滩涂湿地21900000公顷,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

    此外,我国在湿地管理方面并不够规范,缺乏法制保障,科研资金投入有待加强。目前,中国湿地管理仍是多部门管理,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部门利益难以协调,造成湿地保护与利用,水利工程建设与尘态功能发挥之间的多种矛盾,忽视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目前已建立的各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大部分缺乏科学规划和规章制度,缺少对湿地保护区功能的综合研究,其管理能力有限。此外,湿地保护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的拨款,资金渠道单一,无法满足湿地保护与科研的需要。因此,中国湿地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二、对湿地保护的若干建议

  1,建立经济一社会一环境大系统思想

    湿地面积减少,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5也是人口、经济问题。湿地保护需要放在经济一社会一环境这个大系统中考虑。湿地退化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上涨而土地资源有限,人们围垦湿地的面积和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强度就越来越大,鱼类资源越来越匮乏,森林砍伐越来越无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湖泊、河流淤积越来越快7所以控制人口的适度增长,减轻湿地区域的人口压力是必要的。湿地污染与工业污染物的超标排放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有关,因此需要控制污染源,最根本的方式是发展生态经济,采用“资源一生产一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保护与利用并重

    湿地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急功近利,对湿地资源过度利用的后果。利用湿地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保护湿地既是为了满足后代的需要,也是维护当代人利益的必要行为,因为当前湿地环境的恶化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及早转变重利用轻保护的思想,保护与利用并重,在湿地保护与湿地利用发生冲突时,坚持保护为先的原则。

  3.实施全流域生态管理

    由于水的流动性和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湿地保护应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管理。湿地是各种污染物的汇聚之地。某一湿地所面临的威胁与湿地流域的生态环境退化息息相关。流域湿地问题,只能放在流域内来解决,才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流域中下游湿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解决区内上下游用水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很有必要按照湿地的流域分布规律,运用流域生态学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流域生态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从而推动区域湿地保护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4、解决好科研支持与环境监测评估

   湿地科学是研究湿地形成、发育、演化、生态功能与生态过程的科学,涉及湿地生物多样性,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等,因此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与新方法,为湿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与破坏。湿地保护的目标旨在保证现有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不再恶化的前提下逐渐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退化湿地恢复研究。我国的湿地恢复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侧重于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进入新世纪,我国湿地生态恢复工作有了较大发展,在不同地区建立了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区,应尽快将典型示范区的经验推广、应用。

    建立完善的全国湿地监测体系,全面掌握我国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湿地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及时完备准确的参考资料,对于保护湿地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3S”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我国主要湿地网络数据库,以便于湿地科研资源共享。建立基于生态结构、功能和社会经济的预测模型和指标模型,通过模型来进行湿地的管护,科学指导湿地的持续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湿地立法要提到议事日程

    目前,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涉及到与湿地有关的资源问题,比如《宪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细则》、《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自然保护区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等。但这些法律存在着概念不统一、不同法规的具体规定不协调、湿地保护区土地权属未理顺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不适应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湿地保护法,确定湿地土地所有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制度等。

  6.推动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湿地的资源性质和众多的生态功能使湿地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湿地所在地区还是我国甚至全球的公众的利益都与湿地有密切关系,所以公众参与保护湿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公众的义务。我国的宪法与环境保护法里都有公众参与管理事务和环境保护的规定。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定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制度,但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很有必要在制定湿地保护法时,将“公众参与”作为立法内容之一。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湿地保护的能力不高,缺乏提出意见和做出决策的知识背景,因此现阶段公众的湿地教育很重要,需要加大对湿地保护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公众能够掌握湿地常识,了解进行湿地保护的意义3以及自己在湿地保护方面拥有的权利义务和应该采取的行为。可以通过在湿地保护区建立湿地教育基地,在学校建立湿地生态教育网络,培训生态教育师资7进行全面的生态教育,向公众和基层政府宣传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理念、知识和技术。

  7.把湿地保护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2005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通过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等措施,使我国50%的自然湿地,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使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较大程度提高我国湿地资源监测、管理、科研、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这为我们展示了湿地保护的美好前景。让湿地真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