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学习贯彻“十一五”规划建议


许嘉璐:“十一五”规划与社会均衡发展



xjl.gif
社会发展面对经济转型 

  “十一五”规划如何立足国情 

  谈到“十一五”规划,我想首先谈第一点,就是“十一五”规划按照客观的要求应该怎么样一个规划,接下来我想说为了实现这样一个规划和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三当前人们所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在“十一五”规划里如何逐步地去努力解决。 

  那么第一个问题,“十一五”规划应该是怎么样一个规划,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恐怕需要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有一个清醒的科学的准确的理性的认识,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经济上或者是说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处在一个转型期,首先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刚才主持人说,我们这次制定的是“十一五”规划,而不是“十一五”计划,一字之差,就反应了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直到五年前我们制定的还是计划,现在才改成规划,可见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 

  第二我们正在由以农业为主转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这样的过程中,要知道至今我们还有七亿六万农民生活在广大农村,也就是中国人口的多数还住在不发达的农村里面,还靠着土地来生活,真正的发达的国家农业人口应该降到很少,像中国这样的土地分散,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可能把农业人口降到1%、2%,但是说农业人口占到64%以上,总是说明你的转型还没有完成。 

  转型的第三个主要内容就是经济由以内向型为主要转到内外向并举,这一点我们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又由于我们成为世界资本的投资热土,近年来已经做到内外向并举了,这就是我们的对外贸易在我们的GDP(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达到了50%左右。 

  社会变更面对社会转型 

  社会成员角色和社会发展本身如何定位 

  现在我们从社会的角度再看看我们的转型期,至少我觉得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由单位制转为社会制,现在搞市场经济了,人就变成社会的人,每个人还是有单位的,但是不是一定就是终身,通常话说就是跳槽,更学术的语言说就是人才流动,好处是人的自由度大了,人的各种潜能可以在几次选择当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环境。坏处是什么呢?社会不好管理,同时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一种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未来是迷茫,不可知的,这是社会的一个转型。 

  第二个转型就是从农耕文化转到工业文化,真正的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应该说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那么一种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必然要和它相适应的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个变化就带来了,我们需要从农耕文化为主转向以工业文化为主。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有哪些差异呢?那就看工业生产对社会,对社会个体就是每个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觉得它对于社会和社会个体提出了种种要求,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是四个化。 

  一个是城镇化,只有分散的农民的居民慢慢变成小城镇化,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才能对环境对资源做到最合理,最科学最清洁也最节约,所以城镇化是在工业化过程当中,必须的不可避免的过程,第二法制化,第三集体化,第四条个人行为的规则化,我们也在转变当中,这个过程也没有完成。 

  好,现在我可以给我们所处的阶段下一个简短的结论了。我的结论是中国正处在没有完成的工业化中期。那么这样一个过渡期中国这个过渡期,它的特点是什么?我自己觉得我们的特点是跨度大,所谓跨度大指的是一方面我可以形象的说,我们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的大门,另一只脚还停留在千年以前的原始耕作的门里面。 

  规划制定面对地区差异 

  “十一五”规划面对何种程度的实际困难 

  我到少数民族地区去调查,我到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两面的山是这种角度,底下一个怒江,怒江水大的时候,窄窄河流里每秒五千方的流量,一辆吉普车下去打个滚就找不到了,我们傈僳族的同胞,就在这样的山上,开荒种地,有的地方是接近70度,那就是这样的田,这样就90度了,这样的田做不了梯田的,怎么种啊,一把火把灌木树林草烧掉,然后它就是肥,上山种的时候背个像书包一样的布袋,里面是玉米粒,这只手拿一个木棍子,木棍前这么削变成这样的,上去之后杵一下,挑开土,一个玉米粒扔进去,然后走上去,用脚把它弄平,一踩,再挖个洞,如果雨不大又能滋润它就长出来了,一年顺利就可以结玉米了,如果是旱,颗粒无收,如果雨大了全冲掉了,冲掉怎么办,再种一遍,有的地方是手揪着没有清除掉的草根,这样种,每年都要有一二十人由于不小心从山上滚下来跌落在怒江里,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不是千年以上的耕作方式,我说千年还少了,我们建设现代化能不能把这部分同胞丢下呢?不行,但是让他们从这种耕作方式跨入到计算机房,是能一蹴而就的吗?当然这可能是很极端的现象,现在中央采取措施了,去年开了民族工作会议,准备把22个人数较少的民族,一共60万人,在几年之内,异地移民迁出来,不然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和汉族同胞永远跨入不了现代化, 

  所以,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我们转型期,我们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既要想到发展高新技术,也要想到这些广大的贫困的地区的农民,怎么样慢慢过上和我们一样的生活。 

  科技的弱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强势 

  “十一五”规划如何击准要害 

  现在经济全球化了,我想我们的机遇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我想说两句,第一,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这个机遇是主动地捕捉的,我们是积极地,多年坚持着要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最初是关贸总协定,后来他变成了世界贸易组织,为此我们付出了14年的时间,我和外国朋友说,中国人创造了加入WTO的一个吉斯尼记录,第二句话,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剩余的资本,剩余的技术,剩余的商品,自由地在全世界游荡,经济全球化的规则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是有利于它的,正是这样一种西方发达国家过剩的资本,过剩的技术,过剩的产品,在全世界的自由游荡,因此造成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环境的恶劣,环境污染,社会差距的拉大,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社会的动荡,因此西方的学者说,通过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实现的基本上至多是一件好坏参半之事,对于欠发达国家里的许多人来说,全球信息社会意味着从最需要资源的人那里掠夺基本资源的另一种方式,由于全球化要达到最高的利润不竭,不枯竭的利润的来源,所以它要推出消费,推出时尚,各国的时尚杂志都是各个跨国集团支持的,物质的总要作用于人的精神,于是就出现了西方学者所指出现代流动性的出席,和传统规范的缺位,撕裂了传统家庭,亲缘就是我们说的亲情,和邻里关系,代之以一种无常感迷失感和个人多多少少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杜尔凯姆认为,社会缺乏某些规范基础,缺乏一个权威来源,道德秩序就会崩溃。今天我们观察社会上的很多现象,是不是就是传统的缺位造成了道德的崩溃所致啊,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说,不要用学术语言说,就是钱让一些人晕了。 

  那么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的这样一个机遇,按说应该自己有很雄厚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才好办,而恰恰我们遇到的挑战就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的基础薄弱,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国家花大量的钱,高校扩招,扶持学科,搞863计划,985,攻坚工程等等的原因,而这一点也是“一五”规划里的重点。 

  资源缺失面对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规划如何在全面协调发展中寻求定位 

  第三,资源的匮乏,所以是“十一五”规划一定要强调建一个节约型的社会,这里我有一个数字,听来是不得不让我们警觉,全球1950年的时候,全球每人的淡水储量还有将近一万七千立方米,可是取水量是人口增长率的两倍多,到了1999年,过了49年,也就是半个世纪,储量已经从一万七千降到了七千三,如果照目前的趋势不变,到2025年,那么每个人的淡水储量就剩下四千八,到2025年,这在水荒中生活的人口要达到全球的三分之二,而中国呢?大家知道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们淡水的消耗损失速度是和世界同步的,超过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济发展的快,这个问题我不说煤,石油,就是生命之水啊,维持生命的东西我们也告急啊. 

  那么我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面对着机遇,有这么多挑战,背后还有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应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就是工业化 信息化 现代化在提高生产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有造成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人情淡漠,价值迷失等弱点,中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出路在于走自己的路,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美国的讲演,他说中国人做不起美国的梦,不想做日本梦,不能做印度梦,只能做中国的梦,这句话很深刻,大家想想它的含义,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趋利避害,自主创新,均衡发展,凝聚民心,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了,是文化问题了,共同富裕。 

  好第一个大问题,最后我要说了,“十一五”规划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划呢,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本,我给它的评价就是,以加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社会差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这个规划的宗旨,也是规划的主题,也是各个部分所体现的中心思想。 

  发展规划面对矛盾重重 

  “十一五”规划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我现在谈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体会这也是“十一五”规划里所体现的精神和向全国提出的要求,第一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速度,同学们要知道,速度太快了并不完全是好事,我常说就像汽车在砂石路上跑,二十公里一小时没关系,四十公里就开始扬土,要跑八十公里的话后面的车看不见前面的车,但是中国情况特殊,第一基础薄,我们需要加速发展筑牢我们的基础,第二我们人口多,每年净增长一千万人,人口的增长率已经降到了千分之七,再降也不可能了,也不好了,一千万人就业,那就要求GDP里2到2.5个百分点是完全为新的劳动力准备的,同时你还要正常运转,又需要5个百分点,加在一起就是7到7.5个百分点,所以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翻一番,翻一番的意思就是五年之内年均增长率7.13%,非常科学,低于这个就艰难了,要到6%,5.5%,我们大量的人失业呀,已有工作的人生活水准要下降,所以我们还是要在“十一五”要以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二东部要加快发展,同时向西部倾斜,加大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和投入,支持和引导中部崛起,我稍加解释,中国要想地区的不平衡打破的话,不能让快的慢下来,因为它东部地区提供国家税收占全国的60%以上,富的地方交了税 ,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支持西部,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东部一下来,总理的口袋就要瘪,西部地区也下来,同时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无须国家投入,它的发展全是自己投资,社会投资,西部还不行,还需要国家投资,所以东部不仅仅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领路人,而且是提供财源的钱库,要加快发展,但是这个发展不能完全照老模式,应该是走向高新技术现代化,注意环境,注意土地,注意社会的均衡等等,这“十一五”计划里面都有,向西部倾斜指我们国家的政策和财力,中部是支持和引导,中央给钱也不会像西部给的那么多,因为中部地区条件比西部条件好得多,无论是地域条件、资源条件、人力条件、科学技术教育都比西部好得多,扶持它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第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开辟新的资源供应地,包括国外也就是资源战略;第五 遏制收入拉大的趋势,关心城乡贫困家庭。指能够五年之内做到的遏制不要再拉大了,或者拉大的幅度和速度要减下来。 

  好那么同学们很关心“十一五”规划,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领会,今天我所讲的只是就着自己学习的体会,和同学们交流,也许对同学们的研讨有所参考,说得不一定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