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  交流

长征精神永恒 矢志奋力前行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有感

发布时间:2016-11-18  来源:张瑞京

放大

缩小

  为了帮助一些领导干部消除小进即安、小富则满的懈怠思想和贪图享乐的错误认识,习近平同志谆谆告诫大家:“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这就明确告诉全党全国人民,过去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需要发扬不怕牺牲、不怕艰难险阻、团结奋斗的长征精神,今天我们搞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依然需要发扬长征精神。特别是习总多次提到一句话——“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把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比喻为“新的长征”,这种表达更形象、更直观,生动地告诫全党全国人民,我们不能满足于既得的成就,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时一刻离不开长征精神。

  三、背离了长征精神,就会人亡政息

  在中国,长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讲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要问日子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足见长征影响之大。在谈到长征精神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时,很多人都意识到,只有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才能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背离了长征精神,必然会阻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我认为,后半句看似正确,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背离长征精神,不是减缓现代化进程的问题,而是会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偏离正确轨道、人民的政权最终必然丧失的问题。

  长征精神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肯吃苦”,很多人对长征精神的认知就停留在“肯吃苦、不怕苦”这个层面,于是自然就有了“只有不怕苦,才能加快现代化进程;怕吃苦,必然迟滞现代化进程”的结论。我认为,把长征精神简单理解为“吃苦精神”是片面的、肤浅的。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还引用了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的故事,并借用徐解秀老人这位文盲农妇朴实却振聋发聩的解读告诫全党:“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总书记的这番笔墨,用意很明显,就是教育全党,长征精神除了“能吃苦”(——要咽得下苦菜、干得了苦活)外,更重要的,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置于最高的位置,要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患难与共(——要能够与人民群众一起吃苦,并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脱苦”)。把握了后者,才是把握了长征精神的精要。背离了长征精神,就意味着割断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个失去了人民群众支持的政党,还有执政的机会吗?一个失去了人民支持的政府,离下台还会远吗?

  2016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发了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卓洋乡庄里村村支书周炳耀的先进事迹。周炳耀同志以45岁的短暂人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新时期的长征精神。殡仪馆外排起的长龙,从外地专程赶回来参加追悼会的乡亲们,都在向世人宣示着,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不是周永康这样的正国级领导,不是周本顺这样的省委书记,而是周炳耀这样努力践行长征精神的村支书。正所谓:官不在高,有德则名。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强烈。它不仅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的成绩,而且时刻警醒着所有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同时还提醒着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牢记宗旨,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民进中山市委会委员、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作者:     责任编辑: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