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刊撷英  >  精品文章

店铺名号寻问

发布时间:2018-05-02  来源:《开明》2018年第1期

放大

缩小

  国人向来重视名号,譬如给孩子取名,婴儿还在娘胎里蹬脚,做爹妈的老早在酝酿着取个啥名字才好,既要语意吉祥,又要叫得顺口。等到宝宝哇哇一声落地叫,孩子他妈巴不得能直呼新取的名字,连说“XX宝贝不哭”、“XX宝贝听话”。取名有时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语言中同音、近音的字实在太多了。有时候叫出与原意大相径庭的话语,做爹妈的心都要蹦出喉咙了。譬如原本想让儿子早些“出山”混出个样子来,给他取了个“旭升”的名字,“旭”指的是早晨的太阳,宝贝儿子好像冉冉东升的旭日,光耀大地,前途光明无量,那该多好。岂料那些烦皮同学有事没事地叫他“畜生”。绍兴话里“旭”“畜”几乎同音。即便是家学渊源的官宦人家,也难免失慎出误。晚清翰林庶吉士周福清周老太爷起初给其长孙取名为“周樟寿,字豫山”。这“豫山”两字与寻常人家都备有一把的雨具“雨伞”撞在了一块,叫起来总觉得有失风雅,后来就改名“周树人,字豫才”。

  取个人名烦心如此,取个店铺名号肯定更花脑筋费功夫,因为它是日夜亮相在大街小巷、众目睽睽之下的,马虎不得。80年代初,开店的多起来了,一门心思想赚大钱发大财,不少人回笼起多少年来的积蓄,开起店铺做起店老板。万事开头难,东寻西找找到了一间街面空房子,先请来风水先生卜凶问吉不说,更难的恐怕还是怎么给店铺取个好名字,既叫得响,亦蕴含财源滚滚、吉利祥瑞之意。谁都知道,店铺的名号格调,反映的是店主的学识、修养和素质,深藏着商店经营的理念,如果从实质上衡量其价值,远胜风水。况且顾客中不乏性情中人、兴致高雅者,或许因为这家店铺名号内涵深厚,一扫平庸,于是心生举足进门、探个究竟之意。这是生意的先兆,好事!

  我一直来对大街上那些老字号很感兴趣。对他们经久不衰的经营之道,暗暗点赞之余,也常常着意观察、问询、查阅,连店堂对联也反复琢磨,探究其奥秘所在,只是隔行如隔山,始终未能明白个中玄机。小时候对好多商铺印象极深,其门面气场非同一般,而现在辉煌依然,这些统是货真价实的“金字招牌”啊!其中,恐怕要数中药铺最多。杭州城里的胡庆余堂,无人不晓,那是胡雪岩同治年间就创办的;北京城里的同仁堂在杭州也有分号,据说是历经八代皇帝的御药供奉。饭馆、酒楼中,也不乏名牌,则要数楼外楼、知味观、奎元馆最有名声了,它们都是历经前朝后代的风风雨雨而生存下来。不用说,这些老字号都给杭州城、杭州人长了脸。解放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夜之间,私营店家立马变脸打出公私合营牌子,好像魔术师揭布帐,快得出奇,老店名也随之消失。国营商店则像雨后春笋疯长。冠着“国营”两字的商号无疑艳压群芳,那年代各类物资匮乏,国营商店占尽物资配给相对充裕的优势,顾客都往那边跑。杭州百货商店,杭州饭店,杭州菜馆,所有国字号,生意都特别好,都是各个行业的龙头。

  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又长脸了。只要本钱到位,登个记,注个册,一个新店铺就“分娩落地”。看风水的生意忙不过来,这一步免单省略也无妨。但对店铺的名号都特重视,反复拟名,几经挑选,定下来后便让工匠早早制作出来,挂在店门口上方,力求显耀,以招徕四方顾客。这下,形形色色、极富个性的招牌,齐刷刷亮相在杭城的各个街道巷口。细细推敲其中,既有按传统格局取名的,也有不少另辟蹊径,店名语意奥妙、颇难解读的。

  江南布衣,美姿衣廊,靓女服饰,这些都是服装店,女性爱美,店名颇有女人味,投女人意;径山绿茶,大佛龙井,安吉白茶,亮出了地域或产地名胜,顾客就知道茶叶店经营什么主茶;兴隆酒家,如意饭店,乐美餐厅,都是供餐馆所,冠上了吉言美词,力图与顾客心心相印,吃得开心。阿德小厨,兴记小灶,特以“小”示之,其实店堂并不窄小,从中可见店主谦恭低调的经营之道。这些店名既有时代气息,商品经营主体明确,而又都不偏离按传统取名的规则,应该说取得不错。可是有些商家头脑子过分活络,不按常规出牌的多了去了。撇开传统规则,别出心裁地取定店名,发出与众不同的操作信号,难道他们也将体现在商品经营过程中,走一条奇葩路子!?单就武林路上,至少有50余家店铺,名号奇特得让你看不懂,猜不透!如果不进店张望一下,你无论如何也猜不出他们卖的是什么商品。“瑞丽”、“乔”、“上野”“东宫”“天玛时”“枫叶”、“名人站”……这些店铺统统都是专卖服饰的服装店,你能料到吗?你还能说出“诗忆江南”、“久久Y”、“精工坊”、“5097”、“年青遇见”“翼管家”等等的名号中,估摸出店铺销售的是哪些商品吗?我提示你:它们都不是服装店。太富有个性了!这就是时代赋予的创新风雷。可是,开店创业的老板你或许忽视了商铺兴旺几代、延续百年的期许,在某种程度上却正体现在名号的厚重之中。当年胡雪岩从《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箴言中受到启发,才有了“庆余堂”名号的不朽。

  前一年老友吕哥从宁波过来,我们一起踱步武林夜市。其时,看到一家名之曰“爱情故事”的店铺招牌,五彩闪烁,灯光耀眼,分外引人注目。“爱情故事”,这词语也能做店名?我俩都觉得好奇,于是就打赌猜。我不假思索地猜说是“婚姻介绍所”;吕哥说是“咖啡馆”,理由说得头头是道:现代青年喝咖啡是一种时尚,在咖啡馆里,痴情男女谈情说爱,亲昵说笑,从而相知相惜,立下天长地久伴天涯的山誓海盟,谱写出一篇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那该是何等浪漫啊!我深为他的解说词折服并认输。可是推门进去……才知道那是一家理发店。理发师点头笑迎客,我们只好尴尬地退出来。可是,我至今不明白,剪发,洗发,烫发、染发,这些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头顶作业”,怎么能跟风马牛不相及的爱情牵扯在一块呢?

  以谐音成语做销售广告已司空见惯,这烦疾不断衍生开来,也黏糊在店号上。“百衣百顺”、“衣见钟情”、“衣衣不舍”,居然都能挂上服装店的门框上方,向过往行人告白:“我们是卖衣服的”,让人哑然失笑。但是也有大可点赞的:保持成语原样,不改动一字,照搬过来做店名,而且用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真是高明至极!杭城就有这么一家手机销售店,挂出了用成语“机不可失”来做店铺名号的。常有过往行人驻足抬望。我想了好一阵子,不觉失声叫“好”!“机不可失”,古人真有先见之明,不仅告诫我们:凡事时时处处不能错失良机,以免误了大事;同时也在警示千百年之后的后人:一部“手机”你可要时时攒在手,或者放进衣袋,它是千万不能离开你的随身之物呀!现代人出门办事,旅游导航,求学查询,摄影留存,转账付款,甚至购物品、买车票,你说何时、何事、何地能离得开这“机”子呵?!生活中难免丢三落四,可是在这“三”和“四”之中,你是无论如何不能把手机列入其中的。

  闲逛街市,朝花夕拾,不免感慨多多。号称过“女装一条街”的武林路,因为受电商的冲击很多歇业关闭了,老店铺没闲着,大多开起了吃食店,由“衣”变“食”。女人酷爱打扮,但多半也是“吃货”,新开的烧饼店,炒货店,面包店,烤薯店,门口围着的几乎都是“长头发”“黄头毛”。吃食店也不好开,开没多久又停了,与那些老字号相比,真是虾皮螺蛳遇见了龙王爷。寿司店关了,开起烤鸭店,又倒闭了,开出卖馄饨面条的“岳腾香”,可是,只“香”了一个月光景就关门,现在又在重新装修,还不知道这回开出什么店。

  世事变幻莫测,有时浪花迭起,有时乱象丛生;生命难以预料,古人说“寿比南山”,却也说“朝生暮死”,寿长命短之悬殊,令人惊愕。了解了这些自然景观和生命的演绎,眼前出现的一切,你就会感悟地说道:何足为奇!

  (作者系杭州民进会员)

作者:陈冲范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