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学苑  >  推荐阅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流变

发布时间:2018-05-07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放大

缩小

  四、结语

  20世纪50年代以来, 英国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的发展都基于这样一个主题, 即在当前的资本主义现实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革命主体力量, 挑战并彻底反抗资本主义统治, 试图寻求走向社会主义的通途大道。

  马克思认为, 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是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 肩负着推翻资本统治、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同时, 马克思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成熟的阶段性, 将其分为“自在的”阶级与“自为的”阶级两个阶段。自为阶级的形成需要有成熟的工人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主体意识, 针对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弱化, 英国马克思主义重新考察了工人阶级的主体意识以及如何发挥其革命主体功能, 他们聚焦于英国工人阶级的自发经验能否发展成为工人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革命主体意识, 即工人阶级能否凭借其自身经验去成长为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

  针对这一问题, 英国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文化主义者做了深入探索, 并与结构主义者进行激烈的争论。汤普森坚持英国工人阶级的经验中可以生发出成熟的工人阶级主体意识, 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可以在工人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经历中形成, 以此来强调文化经验与道德传统在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实践经验比社会结构更为重要。而安德森则认为, 经验并非形成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的首要因素, “在工业资本主义出现的条件下……从属于显然不可动摇的英国资本主义结构之内”[13](P38)。由此重申社会结构的基础性作用, 驳斥了文化主义关于经验是主体意识基础的观点, 提出社会主体是社会权力与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 只有经过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 才能教育出“自为”的工人阶级。

  以上两种主体理论虽然内容不同, 但都试图探寻一种同质性的主体, 以期揭示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 分别可以还原为某种文化经验与结构位置。20世纪80年代之后, 新社会运动兴起, 人们的利益诉求差异化与多元化变得愈加明显, 同一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而同一利益诉求又可包含不同阶层, 社会运动主体及其意识更为错综复杂, 单凭同质性主体理论很难阐明这一社会现象。多元主体理论应运而生, 它试图将各种新社会运动主体纳入一个更大的动态场域, 同时又不否认它们的独立性与差异性, 以便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运动主体与其他运动主体的联合。

  英国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发展的三种形态实质上昭示有关社会主体思想的三段转向过程, 即文化主义转向、结构主义转向以及多元主义转向, 它们不单是在理论和政治实践上表现出虚无并遭遇挫折, “无论被动还是主动, 转向都是一种政治上的‘突围’, 在理论上‘生活在别处’的感叹”[14](P32)。这些转向既表明传统社会主体理论内容的不足, 又凸显当前西方社会革命主体理论的多样性, 体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体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对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方式不断挖掘, 这种精神非常值得肯定。

  但我们也要看到, 在对社会主体问题的反思中, 英国马克思主义者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误判, 文化主义者过于强调文化经验而忽视经济规律的基础性作用;结构主义者则侧重于政治革命与社会结构的分析而贬低了工人阶级尤其是英国本土工人阶级的文化传统对于建构意识形态的作用;多元主体论更是将革命主体的建构落脚于话语实践, 逐渐远离了马克思的“从现实的人出发”的理论立场, “存在一种通过构建政治甚至意识形态的独立性与支配性地位, 从而渐渐疏离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主义’倾向”[15](P22)。后马克思主义者甚至否定社会主体的存在性, 由此消解工人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主体地位, 并最终消解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指导作用。我们务必要清醒地看到英国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的这些缺陷与错误, 更准确、更全面地理解把握其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Richard Hoggart.The Uses of Literacy:Aspects of Working Class Lif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ublications and Entertainment.London:Chatto&Windus, 1967.

  [2] (英) 安东尼·吉登斯.批判的社会学导论[M].郭忠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3]John Higgins.Raymond Williams Reader.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4]Richard Hoggart.The Way We Live Now.London:Chatto&Windus, 1995.

  [5] (英)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钱乘旦,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6]E.P.Thompson.The Poverty of Theory and Other Essays.London:The Merlin Press, 1978.

  [7]Raymond Williams.The Long Revolution.London:Penguin Books, 1965.

  [8] (英) 奥利佛·博伊德-巴雷特, 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汪凯, 刘晓红,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9]Terry Eagleton.Criticism and Ideology.London:Verso, 1976.

  [10]Terry Eagleton.Trouble with Strangers:A Study of Ethics.London:Wilev-Blackwell, 2009.

  [11]Perry Anderson.Origins of the Present Crisis.New Left Review, I/23, 1964.

  [12]Tom Nairn.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New Left Review, I/24, 1964.

  [13] (英) 恩斯特·拉克劳, 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M].尹树广, 鉴传今, 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14]胡大平.社会批判理论之空间转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J].江海学刊, 2007, (2) .

  [15] (加) 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M].尚庆飞,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

作者:薛稷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