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刊撷英  >  精品文章

2018,让教育更深入人心

发布时间:2018-05-16  来源:《苏州民进》2018年第1期

放大

缩小

  央视2018推出的新栏目“经典咏流传”第一期节目中,一首沉睡了300多年的小诗偶然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诗的名字是“苔”。相信很多老师都已经欣赏过了。我也看了,看了不止一遍,可以说看一遍,听一遍,眼睛模糊一次,心灵震撼一次。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很小众的诗,经过这样的传唱,让大众进一步感受到经典文化的力量——这无疑是这档节目的初衷。

  但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节目之外的话题,透过这档节目来说说我们的教育。我想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教育需要感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感动点”越来越高。社会对教育的诟病,家长对学校的各种诉求,面对很多特殊孩子时我们的无力感,使我们不断累积无奈甚至愤怒。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包裹起来,以此作为拒绝伤害的自我保护。但是,作为教育人,我们却依然保留着对纯粹美好事物的渴望,依然留出心底最柔软干净的地方去安放我们的感动。当听到孩子的问候声,当九岁的梁越群那清澈的童音响起来,当梁俊老师质朴的憨憨的男声跟上来,当一群高原红脸色的山里娃清亮的声音涌上来,他们唱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们唱着:“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他们唱着:“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我们泪流满面。我问我自己,我的泪为谁而流?

  我想,是对这位勇敢地走进乌蒙山的梁老师的钦佩与讴歌,为这些孩子们因为有梁老师的改变而赞叹庆幸,更为看到真正教育美好的样子,相信教育改变人的力量而激动。

  因此,我想说:教育需要感动。

  这里包含几个意思,其一,我们被别人的故事感动;其二,我们需要让别人、让学生感动。作为教育人,被别人感动固然好,但彼时我们是局外人。我更想表达的是第二个意思:教育其实就是不断去“感动人”的事业,此刻,我们应该是感动的当事人。

  梁老师感动了孩子们,这种感动不是送一点吃的,送一点穿的那么直白,他与孩子们一起吟唱他的自编诗词,用诗文与旋律唤醒了孩子们,于是这些如苔花的乌蒙娃懂得了“我们虽然平凡普通,但是我们也要努力绽放”。两年的支教,梁老师与他们建立起了一种美妙的关系,通过诗歌,接近孩子,打开他们,唤醒他们,陪伴他们。这种美妙的关系,一点一点地改变着孩子们,从外在的学习到内心的驱动,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成长生态。

  其实每个老师与学生都有“关系”,我们是班主任,或者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老师。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将我们与学生的关系纽带理解为“学科知识”。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学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技能的获得,而是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试想,很努力的80分与毫不费力的90分哪一个更让老师欣慰?热爱的涂鸦与不屑的应付哪幅作品更值得赞美?未完成的作业与未处理的情绪哪一件事更迫切?我想,老师们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希望2018,石梅的教育更入心,让我们真正与每位孩子建立起独特美好的关系,用我们的真诚,面对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心情,洞察他们的情绪,知晓他们的需求,用我们超越专业的情感去面对他们。山里的孩子可能因为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但是,物质的富有同样会遮蔽我们的视听,教育应该是超越物质的心灵对话,是超越学科的精神陪伴。

作者:顾丽芳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