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深挚凄清 简静浑穆

——言恭达自书诗《悲歌汶川》隶书中堂赏析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人民政协报

放大

缩小

沉浮谁主问苍茫,忍泪含悲悼国殇。沥血尧台多壮士,无垠大爱看沧桑。 言恭达 作

  《悲歌汶川》一诗,以饱蕴深情的典型意象对灾区遇难同胞和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表示深切的悼念,对英雄抗灾的全体军民以及国际友人表达由衷敬意,热烈赞美了大爱之心之可贵,讴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诗人系念灾区,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的决心见于言外。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深情:有为大地沉浮难以主宰的叹息,有对遇难同胞的痛悼,有对救援人员的赞美,更多的是对大爱之心的歌颂。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艺术家为灾区人民的苦难而泪流满面、悲不自胜的情景,同时也歌颂了爱心力量的伟大,表达了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诗作的情感表达甚为浓郁,而又甚为含蓄,典故的运用贴切自然,不露斧凿痕迹。全诗起承转合结构完整,能拓展出广阔的联想空间。

  《悲歌汶川》一诗,风格为凄清感伤,雄纵激越,而物化为书境则为深挚凄清,简静浑穆。书品对载体的切入,角度不同,风格也各异,而因创作时的主体意绪不同,即是自作诗,也呈现多样的风格。书体的选择对风格的产生有较大的制约作用。言恭达是草书大家,但此作没有用大草表达,何以故?受情感制约之故也,严格地说,此诗是一首悲悼汶川遇难同胞的挽歌,感伤悲壮是诗作的基调。书家进行艺术创作,深怀对遇难同胞的悼念之情,又表达对救援军民的崇敬之意,是带着庄严肃穆的情感进行创作的,因此,此作没有采用清空纵逸的大草来创作,而以隶书这一静态书体来表达,追求的意境更多的是清穆凝重。此作以《好大王》为基,化入《曹全》的圆劲,《礼器》的苍古,《石门》的疏荡,谨遵古人“逆入、涩行、紧收”的笔法要领,线条浑厚,意象凝重,意境雄阔。透过书品意象,仿佛看到汶川劫难之余耸立的山岳,挺拔的松柏,奔腾的河流,仿佛看到面容憔悴、英气凛然的抗震救灾的军民!从书品苍秀凝重的意象中,还仿佛看到灾区人民正在从血火中奋起,迎来一个新楼矗立、万象欣荣的崭新汶川,仿佛看到书家在感伤悲痛之余,对明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言恭达以雄秀高华的大草鹰扬天下,他的大草技法以篆隶中锋入草,绕过明清,接轨唐宋,与张旭、怀素、黄庭坚的篆籀技法相接,以篆籀中锋入草,必须对篆隶语言甚为精熟方有自由挥运之可能。言恭达的隶书语言极为丰富,达到了抒情的自由。此作体现了书家的美学理想,言恭达说:“隶书创作,我力求单纯、整齐、高古、苍浑,此大道也。”此作以篆入隶,又蕴楷意,多含秦诏版之遗意。其书方整纯厚,清穆朴茂。多用圆笔,藏锋逆入,古厚沉着,气静神凝,疏荡雄秀之韵得于《石门》《杨淮表记》等汉代摩崖。因势谋篇,随意布阵,自然变化,无拘无束,其俊挺敦厚、圆浑苍劲之美感特征,可想到萧退庵篆隶的风仪神采。其笔画粗细、轻重无明显变化,雁尾虽已淡化,而其内在动感依然强烈,含蓄而清劲,朴厚而遒逸。从浑穆庄严的意境中可以读出书家的一片赤诚,可见书家用心之简古与性情之淳朴,全将质朴、真率之情感凝聚于笔墨之中。结体别具一格,即不失古法,又无因袭之弊,其字多呈方形,大多数的字不着于疏密、促展的构想,又无明显的屈伸收放之变化,整体风貌趋于匀称、丰满、端庄、整肃。用墨凝重,未用涨墨,偶露飞白笔意,准确表达了庄严肃穆的情感。纵观全局,方严峻整,气象浑凝,简静浑穆的美感特征甚为突出。

  深挚凄清,简静浑穆,为《悲歌汶川》诗书意境有机统一的美感特征。此作艺术地刻画了汶川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群像,赞美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助精神,讴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品读此作,勾取了我们太多的回忆,由此也可以窥见爱心大使的形象和渊深广博的艺术修养。

  (作者系湘潭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

作者:蒋力馀     责任编辑:于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