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郑振铎与《文艺复兴》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源:摘自《温州读书报》

放大

缩小

  郑振铎等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文艺复兴》于1946年1月10日在上海创刊。1947年11月出至第四卷第二期停刊,计出20期。郑振铎在《发刊词》中说:“抗战胜利,我们的《文艺复兴》开始了;洗荡了过去的邪毒,创立了一个新的局势。我们不仅要继承五四运动以来未完成的工作,我们还应该更积极的努力于今后的文艺复兴的使命;我们不仅为了写作而写作,我们还觉得应该配合着整个新的中国的动向,为民主,绝大多数的民众而写作。”在《文艺复兴》上发表作品的作家很多,温州的有莫洛《生命树》、唐湜《紫罗兰姑娘》,特别是唐湜在上面发表的书评文章,标志唐湜正式走向诗人兼评论家的道路。唐湜在《伍子胥》中认为:“在中国的古老传说里,伍子胥的故事原就有过一些绚烂的浪漫色彩,经诗人冯至的手,加上了现代主义的诗情,尤其是意识流或内心情绪的渲染,就成了一个完整而透明的诗的果子。”这样赞赏一篇小说的“现代主义诗情”,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郑振铎为之提供了舞台。

    可是《文艺复兴》的经济情况一直不佳,虽然郑振铎还在想方设法继续维持杂志的运作。不到两年时间,从开初的国币800元,上涨到3万元,再经一年,飙升至金圆券30万元。币值日贬,物价飞涨,人民维持生活之不暇,哪里顾得上买书刊,最后只能停刊。至1948年初郑振铎被迫停下《文艺复兴》的工作。

    虽然《文艺复兴》月刊已停办,但郑振铎还是用专号的形式自1948年9月至1949年8月,又陆续出版“中国文学研究号”上、中、下三册。之所以办专号,郑振铎在《文艺复兴》第三卷第三期《编余》早已指出:鉴于“这许多年来,有许多专家们,对于中国文学作了不少很深湛的研究,而没机会发表他们的文章”,故当出版“中国文学研究号”。 专号上发表的温州人文章有莫洛《呈献了血和生命的作家们》、董每戡《说傀儡》《傀儡戏考原》等文。郑振铎在编辑专号时,曾邀请友人写稿(如王重民先生的系列文章),但稿后来又不能刊出的轶事,一直未被世人所知,最近书刊拍卖会,出现郑振铎致王重民书札才露出端倪。

    中国书店2013年秋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有郑振铎致王重民书札一通,后由北大图书馆收购。为《郑振铎书信集》未收,现迻录如下:

重民先生:

  一日来示奉悉,先生的《中国文学在法国》能于两周内寄下,感甚。

  万斯年先生处仍乞代为致意,务请他一写《在日本》,因此间实在无人能写也。交稿期迟一二月不妨,因“专号”须出三期,最后的一期要在二月底才出版,在二月十五日以前交下,尚可排入也。

  《申报》“文史”,自当留意拜读。近出《唐宋以来名画集》,北平已有书,装订甚为富丽堂皇,内容则缺点不少,乞不吝赐以批评为盼。专此顺颂

  俪安

  十二月四日

  弟振铎拜启附致万先生一函,乞代转为感。

  陶诚在《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五辑对书札曾作笺疏。疏中仅云:“二位友人商谈有关杂志的编写,其中亦可见出西谛先生谦逊儒雅的风范。”未及本事。其实中国书店2012年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有1947年11月8日郑振铎另有致王重民书札一通两页,最后以34500元成交,此正是致王重民前通书札,可以了解这事前因后果。现摘录如下:

重民先生:

  久未通音问,甚以为念。北上后谅甚安吉,为颂!

  闻近掌教北大,出其所学,嘉惠后进,必甚感乐趣也。觉明兄来,谈及北方事甚详。究竟北平的书多,不似此间之孤陋寡闻,每做事,必须孤军独斗也。

  兹有恳者:《文艺复兴》拟于最近刊一“中国文学研究号”,其中有中国文学在世界一个特辑。关于德国、俄国的,已有几位友人写,惟关于英、法、美国的,却想到了要兄来写,这是兄所擅长的,且不大费力的。兄轻车驾熟,必可不费力,别人则不能写也。文章务盼能即日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写,如何?或单写英、法的,美国的别作一篇,或请兄另找一位写亦可,一切悉听尊裁可也。修业女士有文章否?极盼亦能写一二篇寄下也。

  从信中得知王重民先生至少已完稿一篇,但计划不如变化快,“中国文学在世界特辑”未能落实,只在“中国文学研究号”上册发表了季羡林《中国文学在德国》一文,而王重民先生的《中国文学在法国》却未能刊出,原稿现不知在何处,想必早已成广陵散,我们只能从这两封郑振铎致王重民书信中窥视其中一二,亦书林一憾事。

作者:潘猛补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