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向立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17  来源:

放大

缩小

  所有的环境管理都是建立在准确测量的基础上,因此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是认识、理解和最终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关键。纵观世界发展史,重大污染事件推动了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目前各方面研究都将观测、监测技术放在首位。

  我国近年来组织了许多大气环境方面的监测。10多年前,北京大学在珠三角主持大型外场试验时,还邀请国外同行带一些仪器设备来;如今,国产环境监测仪器已基本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国际垄断地位,全面实现了中国造。目前,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网基本形成,全国已建立各级监测站2700多家,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1436个,空气质量以及水质、土壤环境监测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气污染的形成、转化、输送和演变过程具有非常强的时空相关性,所以发展一些快速、实时、立体的动态监测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5月9日我国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为例,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光谱分辨率的一颗卫星,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通过对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大气成分和大气气溶胶特性进行监测,填补了过去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可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这颗卫星搭载了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探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等一系列载荷。以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为例,它可以定量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的分布和变化,定量获取全球空气质量变化、污染气体的分布输送过程。

  未来我们将继续针对影响生态环境改善、危害人体健康,进而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问题开展环境监测技术和系统的研发,除点源监测仪器之外,发展可监测面源、移动源、无组织源,包括机载、星载等平台的多种形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向更高精度、更多成分、更大范围、更加实用、小型化、轻型化发展。

  环境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在未来大环境管理中,也许真正学环境的仅占10%的范围。例如环境管理需要依靠IT等其他领域技术的支撑,向大数据、“互联网+”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经过大规模治理后,环境质量改善仍需要20-30年。实际上对于多平台的大气环境立体监测,至今没有一种单一的技术可以满足痕量污染监测的各种需求。为了满足这种环境变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国家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布局出发,就是要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环境技术支撑。

  (本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刘文清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8年科技年会上的发言有删节 )

作者:刘文清 (王茗整理)     责任编辑:于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