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顾颉刚与崔东壁

发布时间:2018-08-27  来源:摘自《水流云在书话》

放大

缩小

  一

  顾颉刚先生生于一八九三年,如果活到今天,正好是百岁老人了(本文写于1993年)。前不久在苏州刚刚开过纪念先生的学术讨论会。近阅《清代名人传略》中的《崔述传》,文中说道:“崔述十五岁时,与弟崔迈前往大名应童子试。大名知府朱愥对这两位少年的才学大为惊叹,乃将其二人留在府衙,伴其子读书。读书之所名‘晚香堂’,大约建于一五七零年。一九三一年顾颉刚与洪业(字煨莲)等人过访时,这所建筑虽然破旧,但无大损。”读到此间,忽然想起顾颉刚先生与崔东壁的关系,以及六十二年前,先生和洪煨莲、容希白诸先生组团旅游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四省,考古调查,访问崔述故里事。先生此行写有《辛未访古日记》,收在一九四七年《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其中“大名访问崔东壁先生故里”一节最早先刊载于《燕京学报》第九期。说来也都是六十年前的文化旧闻了。

  崔述,字承武,号东壁,直隶(今河北)大名府魏县人,生于一七四零年,即乾隆五年,卒于一八一六年,即嘉庆二十一年。乾隆二十七年举人,两次会试都没有考中。直到嘉庆元年崔五十六岁时,才做了两任福建罗源知县,后调上杭,又回罗源,前后六年,治绩很好,但仍摆脱仕宦生活,弃官北返。

  一生精力,主要是研究学问,从事著述。生活一直很清苦,大部分时间,还靠教私塾维持生活。

  崔述一生的著述很多,在他去世前,编就全部著述目录,将手稿束为九捆,留下最后遗言:“吾生平著书三十四种,八十八卷,俟滇南陈履和来亲授之。”陈履和,字介存,号海楼,是他唯一生死之交的门人。二人订交也有点偶然的奇缘。崔述最重要的著作是《考信录》(分考古提要,上古,唐虞,夏商等十七种,三十六卷)。崔述在五十二岁时,带了此书专考孔子及门人生平的《朱泗考信录》原稿和另外几种著述到北京,想谋求个官职,遇到云南举人陈履和。陈履和同早年照顾过崔述的大名府知府朱愥是同乡,都是云南石屏人。崔述给他看《朱泗考信录》书稿,陈看了之后,极为倾倒佩服,便请拜崔述为师,崔述也便收了这个门生。师徒二人在北京盘桓了两个月,崔即回到大名老家去了。过了两年,崔又到北京,陈则已离京南下,两人再未见面。直到睽违二十四年之后,陈才到崔原籍家中看望,而崔已于半年前去世了。陈在老师灵柩前行礼之后,含泪收下了老师临终遗言交付的全部手稿。师徒二人虽然二十来年未见面,但书信来往却是不断,尽管当时还没有邮政,寄信并不便利,二人还是想办法通讯论学。同时崔把各种著述修改稿寄给陈,陈为之想尽办法刊刻。崔在去世前,共刻著作十九种,除三种是崔自己做罗源知县所刻而外,其他大多为陈履和为其筹款刊刻。崔去世后,陈又续刻崔氏书多种,直到一八二三年,即道光三年,他在浙江东阳知县任上,刻成道光版《崔东壁遗书》,收崔著述十二种。

  崔氏论学在清代乾、嘉学术鼎盛时期,是独树一帜的,既不同于“汉学”、也不同于“宋学”,他的最大特征,就是尊经、疑古、求证。他青年时,即怀疑《论语》中某些章节的可信度。他认为汉代经文已附入大量传注,已有错误解释。他先确认部分真实可信的经文本身,再辨析战国以后附会的上古史传说,他感到远古历史越到后来说得越详细,对此产生疑问。他感到尧舜在《诗经》中没有写到,神农最早见于《孟子》,黄帝传说到了秦代才广为人知等等,因而决心本着“传注之与经合者著之,不合者则辨之,而异端小说不经之言,咸辟其谬而删之”的主张治学研经,写成他最重要的著作三十六卷《考信录》,书名取义于司马迁《史记》中的话:“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他论证《诗经》的序和《论语》后五章是较晚的著述,《大学》非曾子所著,《中庸》非子思所著,《孔子家语》是伪作,《山海经》成书于汉代等等。他的大胆疑古态度,甚至对太史公也持怀疑否定态度。他的《知非集》中载有《金缕曲》词后半阕道:

  齐东野语从来巧,漫讥评,《离骚》屈子,《南华》庄老,太史文章千古重,舛谬依然不少。还未算全无分晓,最是而今谈古迹,试推求,人地皆荒渺。堪一笑,向囊枣。

  从词中也看出他的疑古的态度。不过话又说了回来,既然太史公“舛谬依然不少”,他在一两千年之后再考证远古的史实,考证再精到,主观之外亦所难免。《清史稿》《清史列传》,崔述均入《儒林传》,《清史稿》说他“考据详明如汉儒,而未尝墨守旧说而不求其心之安,辨析精微如宋儒,而未尝空谈虚理而不核乎事之实”。《清史列传》中又说他“勇于自信,虽有考证,而纵横轩轾,任意而为者亦多有之”。评价很高,看来是学兼汉、宋之长的。

  崔氏之学,在乾嘉学术鼎盛之际较为突出,著述在其身后也多已刊行,但未引起人们重视,被冷落了百余年,正应了他生死之交的弟子陈履和说的话:“其持论实不利于场屋科举,以故人鲜信之,甚有摘其考证最确,辨论最明之事,而反用以诋毁者。四海之大,百年之久,必有真知。”这个预言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应验了。一九二三年胡适在《国学周刊》发表了崔氏年谱的第一部分《科学的古史家崔述》,这时崔氏之学被冠以“科学的”现代赞语,才为世所重。不久道光版《崔东壁遗书》两次被重印。顾颉刚先生写《古史辨》,显然也是在这一科学思潮、在崔氏学术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

  胡适当时盛赞崔氏的《考信录》虽然有不少不能令人满意处,但其疑古的胆识和敏锐洞察力,在古代史学家中,可以说是第一人,没有能及得上他。这就是以现代科学认识评价十八世纪时的崔述了。

  《崔东壁遗书》最完备的本子是一九三六年顾颉刚先生编辑并标点的八卷定本,由朴社出版,附有《年谱》(胡适编至一七九六年即嘉庆元年,赵贞信续至一八二五年即道光五年),书后并附有《崔东壁遗书书目索引》。

  在此前五年,即一九三一年四月间,顾等特地到大名城里及乡间对崔述后代、故居、遗物等作了周密的调查和访问。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旅行,只是限于篇幅,在此未便多谈,只能另列题目介绍了。

作者:邓云乡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