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读三叶的《未必佳集》

发布时间:2018-08-27  来源:摘自《书话文丛·竹窗记趣》

放大

缩小

  《未必佳集》里多佳作,我喜欢读这路文章。又像是许久没有读到了,拿起来本想先随便翻翻,等到手头的“活”告个段落再细读,不料这随便翻翻是从头翻到尾才放下手来。

  放下手来心里还痒痒的,想去翻翻先前读过的归有光、朱自清,还有外国的索洛延……这一牵扯不得了,勾起来一条线,这线细却是很长,清楚却又飘荡,那一头在蓝天白云,那里,是有一个风筝的。

  这条线其实在我心里。那与三叶的文章有多少关系呢?马上还只能肯定是他们的文章勾起来的,别的慢慢再说。

  索性放下手里的“活”,写下我的感想。

  三叶就是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兄姐弟三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有的还是中学生,有的上了大专学校,总之都还是学生吧,就合印过两本集子,一本叫《花萼》,一本就叫《三叶》,都是他们的父亲题的名。

  “一有过了三十几年,最近四年间,我们三个才互相鼓励,重新练习写作,有些短的习作还要请父亲过目……”这是现在的《未必佳集》了。看来是老大叶至善题的集名,用的是《世说新语》中陈韪数落孔融的那八个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若拿今年来说,“小三官”叶至诚也满六十了吧,老哥儿们虚怀若谷。

  《未必佳集》中,叶至诚有一篇《跟父亲学写》,中间写到“哥哥这样描写过父亲那时候给我们改文章的情景: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了父亲手里的笔尖,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

  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每改罢一段,父亲朗读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朗诵。……”

  他们的父亲,是当今“×世同堂”的文艺界中,最年长的德高望重的长者。道德文章,山高水长。

  当年他们一家住在“大后方”封为“陪都”的重庆,我也在重庆周围“打烂仗”,名为“流亡学生”,迹近“草莽”生活。依稀记得当年就读到过这样的“佳话”,一时心情复杂,但立刻就不在意了。今日想来,学写,各有各的路子,但基本功的锻炼是谁也少不得的。有这样的好家庭,可能事半功倍。我现在的文字还疙里疙瘩,当和少年境遇有关。

  二十多年前,我进入专业写作的行列不久,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一位比我资格老的作家发言,他说自己对错别字不管,什么语法文法也不管,这些由编辑管去,要不,编辑管什么呢?我惊异。想问,那么我们是干什么的呢?

  因为资格浅,没有问出来。也因为当时的风尚,只要是根子正出身红,可以把一蓬乱草似的东西捧到编辑部去,由编辑细摘细修。这是政治任务,言不二价。“乱草”似的说法,是一位编辑告诉我的,不是我的发明。

  座谈会上发言的那位作家,历经战争,为人也朴实有泥土气息。体格粗壮,披着大衣坐在三人沙发上占一半位置,我觉着可悲。

  他将在文学道路上,留不下一个脚印。现在还不能把话说到十足,不过已经八九了。

作者:林斤澜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