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诗意叶老

——叶圣陶晚年旧体诗词浅解

发布时间:2018-09-0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放大

缩小

  当时,叶圣陶寓居上海横浜路景云里,丁玲夫妇数次造访,都受到殷勤地款待。叶圣陶的儿女至善、至美、至诚,也由此熟识了这位新进的女作家。1928年9月29日,叶圣陶与丁玲、胡也频、王伯祥、周予同、贺昌群、徐调孚等同乘快车往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江潮,豪兴如潮,潮头如雪,一带汪洋作证,文坛佳话长传。此后,风雨晦鸣,波峰浪谷,丁玲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而享盛誉,而遭雷霆……1979年5月26日下午,丁玲经历了在北大荒劳改、在京郊坐监、在长治“遣送”重重磨难之后,突然敲响了北京东四八条71号叶宅的大门。85岁的叶圣陶和75岁的丁玲蓦然聚首,喜极而执手无言。半晌,丁玲才几分幽默几分辛酸地说道:“要不是您发表我的小说,我也许就不走这条路!”丁玲的来访,激活了叶圣陶半个世纪的回忆,浮想联翩,往事历历,夜不能寐,午夜醒来,吟成《六幺令——丁玲见访,喜极,作此赠之》:启关狂喜,不记何年别。相看旧时容态,执手无言说。塞北山西久旅,所患唯消渴。不须愁绝。兔毫在握,赓续前书尚心热。 回思时越半纪,一语弥深切。那日文字因缘,注定今生辙。更忆钱塘午夜,共赏潮头雪。景云投辖。当时儿女,今亦盈颠见华发。

  他喜欢读冰心的作品,是在20年代;初识冰心其人,则在40年代;50年代以来,他们共居京华,会场书市,常能比肩。冰心每有新作,必签名相赠;叶圣陶视力衰退,无法仔细阅读,只有悉心收藏这样的“签名本”,作为欣然的纪念。1983年6月25日,作诗《冰心大姐以新印散文选相贻作一律奉赠》,说的就是上述经历与情怀。诗曰:

  爱诵冰心作,今逾六十年。嘉庐初识面,京市每联肩。

  书出必相赠,目昏只自恋。悉藏签名本,念此始信然。

  当日日记云:“冰心托志成带来新印成之《冰心散文选》赠余,作一律谢之。此诗完成极速,为向所未有。”诗写得快,乃缘蕴蓄已久,如水就下,一泻而出,果然痛快淋漓。1984年11月1日,冰心托花店送月季花为圣翁祝寿,叶发函回谢:

  冰心大姊尊鉴:

  顷接惠贶鲜花,插之于二瓶,鲜艳馥郁,满室生辉。心感厚意,辞难宣达,伏乞亮察。敬请

  著安,并祝俪福。

  叶圣陶拜启 十一月一日上午

  这是他写给冰心的最后一封信了。1985年3月,叶圣陶住院,冰心一违多年习惯,停止写作,与女儿吴青到医院去探望,话语无多,友情深长。到这时,“五四”时代的老作家仅余叶、谢二人了!他多么想走出病室,与她共赏春花,可惜又成虚愿,诗中不胜惆帐:廊外春阳守病房,今年又负满庭芳。章俞二老冰心姐,仍歉虚邀看海棠。

  已是九旬开外的老人,何所求于人间而念念不忘于“春阳”“海棠”?惟人情为不能弃耳!上世纪20年代末,曾有年轻气盛的评论家说叶老的小说是“厌世”之作,叶老心不能平,乃特意自命小说集为《未厌集》,并多次表白:“这个世如何能厌?”1957年3月,多年厮守堪称“天作之合”的夫人胡墨林女士撒手人寰,叶老悲痛不已,亲手为之题写了墓志铭:“人情实太好,与我大有缘。一切皆可舍,人情良难捐。”这其实正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因人有情而万物可亲,由情及人而是处生动。写诗做人,到得如此境界,堪称是“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了。

作者:刘 泉  刘增人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