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叶至善和《失踪的哥哥》

发布时间:2018-09-10  来源:摘自《叶永烈相约名人:科技与科普专辑》

放大

缩小

  然而,在1983年,当叶至善回忆《失踪的哥哥》的创作历程时,道出了“知识硬块”曾经使他煞费苦心:由于“失去”了15年,以致弟弟比哥哥大得多,利用这样的喜剧冲突,编成有趣的故事, 这并不难。然而,叶至善必须解释复活冰冻男孩的科学原理。他在写作时,极力想避免当时科幻小说的通病,即讲述科学原理时与故事脱节, 这“知识硬块”与小说如同“油水分离”。他设计安排医生与工程师进行对话,讲述科学原理,本以为这么一来可以自然一些,然而终究未能跳出“油水分离”的病症。那时候强调科幻小说是“普及科学知识的工具”,所以很难消除那“知识硬块”。

  叶至善还透露了为什么把“失去”的时间定为15年? 因为那时候以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再苦干10 多年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那位“失踪的哥哥”在冷藏库里沉睡了15年,“什么事儿也没有干,醒过来就坐享其成”,他“非常懊恼,非常惭愧:惭愧在建设美好生活的日子里,他没有出一点儿力气”……好在作者并没有把“15年”的这一“政治背景”写进故事。不过,作者如今仍然为自己当年政治上的幼稚而“不由自主地脸上一阵热”。

  叶至善把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科幻小说概括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侦察式”,故事一开始往往是出一件奇怪的事,然后加以追究,最后真相大白;一种是“参观记”,作者化装成一位导游,带着读者一路参观一路讲解。他说,他写科幻小说,也跳不出这两种模式,《失踪的哥哥》属于“侦察式”。他以为,“凭我这点儿小聪明,要找到一条新路子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他在写了一阵子科幻小说之后,也就洗手不干了。

  尽管叶至善这么自谦,我却一直非常喜欢《失踪的哥哥》,因为故事完整,富有层次,脉络清楚,充满幽默。1979年,正在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的我,征得叶至善的同意,准备把《失踪的哥哥》搬上银幕。叶至善宽宏大度地给我来信说,你怎么改,都行。

  当时,我从众多的中国科幻小说中,选中了《失踪的哥哥》改编电影,原因之一是其富有喜剧色彩,适合少年儿童观看。原因之二是从电影导演的角度考虑,人物不多,场景简单,没有多少特技,比起拍摄那些高科技科幻片要节省得多。

  我写出了分镜头电影剧本。就在我打算投入拍摄时,遇到了意外: 《失踪的哥哥》全片只20分钟,电影发行公司认为太短,只能按照纪录片的价格收购。纪录片的价格远远低于故事片价格。这意味着影片将亏本,因而这部科幻影片也就流产了。至今,我仍为未能执导《失踪的哥哥》而遗憾。

  2005年4月5日于上海“沉思斋”

作者:叶永烈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