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来自2018中国教师发展论坛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8-09-13  来源:团结报

放大

缩小

  焦点三 乡村教师怎样才能“教得好”?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一直是乡村教育对教师的最大期待。农村的校园里矗立着 “大楼”,但“大师”难觅,优质师资不断向城区流失,农村的寒门再难出贵子,人力资源大国难以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这样的担忧要向破解,除了“有人”,还要有“能人”。

  民进中央教育专委会委员许雪梅:要以优良的校训家风传承,从六个层面促进乡村教师师德素质提升。从认知层面,要培养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从情感层面,要陶冶教师社会责任,使其用表率作用影响和感召学生;从实践层面,要引导教师加强自我修炼,深入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从评价层面,要激发教师德育善举,建立科学的师德考量体系;此外,还应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以环境育校风,加强学校德育内部组织的构建、形成德育的有效机制。

  民进湖南省委会委员周贤斌:破解乡村教师“教不好”难题,可以从乡村文化重建入手。一方面,开发乡土课程,弘扬乡村文化,打破乡村教师与乡村的“孤立”与“隔膜”状态,让乡村教师深入了解乡村社会,增强对乡村、对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质量;通过乡土课程的开发,也可使乡村教师群体获得职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的成长。

  另一方面,注重问题导向,增强乡村教师培训的实效。要解决乡村教师“视野不开、立意不高”的教育理念局限,求其“上”而得其“中”。要完善“研训教一体化”培训模式,培训、研究活动的目的指向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树立标杆,加大乡村名师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乡村名师团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两大基本着眼点,就是好的书和好的教师。甚至可以说,好的乡村教师就等同于好的乡村教育。从乡村少年终身发展的视角而言,一位优秀的乡村教师,除了基本教育教学素养之外,还需要具备对乡村与乡村少年的真切的爱、引领乡村少年积极生活的能力、引导乡村少年积极融入现代社会的能力。

  海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任仕君:乡村学校与乡村教师要积极开展乡情教育、劳动教育,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和研究本地区的文化、传统、民俗、名人、家族、族谱、文物古迹、语言等。在学科教学中紧密贴近乡村生活传承乡土伦理。

  海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范先佐:建议采用“定向培养”模式,即通过合同形式选招部分优秀学生委托相关高校培养,毕业后分配到生源所在地的村小或教学点任教的教师培养模式。江西就曾出台《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方案》,试点培养不分专业,采取全科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做到“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弹会唱,能做会舞,能教会导,能思会研”,成为高素质的全科型教师,毕业后回到生源所在地的乡镇学校、村小或教学点任教。经过几年的实践,有效解决一些地区“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

作者:黄昌盛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