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唐瑾:中国科学翻译史上留名的翻译家

发布时间:2018-09-30  来源:《民主》杂志

放大

缩小

  关于科学翻译,周建人说:“我常翻译一些有关科技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译得多了,鲁迅就鼓励我编辑出版,以期对普及科学知识有所裨益。”1930年7月,他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的关于生物科学的《进化与退化》一书是他在生物科学翻译方面的重要成果。在这本书里,收入他翻译有关生物科学的文章8篇。书中前3篇,《生物的进化》《进化的生理学上的证据》《人的进化》主要介绍进化论学说中不同流派的不同观点,其中不乏新观点新学说;书中第4篇《一生的经过》、第5篇《生育节制》,主要译介外国的先进生理卫生知识;第6篇《结群性与奴隶性》介绍了民主主义思想,反对专制,提倡人都要有“公共负责观念”的社会道德理念;书末尾《沙漠的起源、长大,及其侵入华北》和《中国营养和代谢作用的情形》两篇文章观点新颖,对当时贫穷落后、缺乏科学知识的中国很有针对性,点燃了民众渴望学习、了解科学知识和科普常识的希望之火。《进化与退化》的出版,在生物科学、科学翻译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给社会、给科学界注入了新的科学元素与活力,让社会各方人士了解到外国的先进科学知识。当今天的读者读到他当年翻译的这些文章时,不能不想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的计划生育工作,以及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的环境保护,治沙尘暴工作等。这8篇文章,是他在自己翻译的近百篇文章中挑选出来的,有些译自英文原著,有些从日文杂志转译,真可谓百里挑一!鲁迅为周建人翻译的《进化与退化》撰写“小引”,文中写道:“这是译者从十年来所译的将近百篇的文字中,选出不很专门,大家可看之作,集在一处,希望流传较广的本子。一、以见最近的进化学说的情形,二、以见中国人将来的运命。”(谢德铣:《周建人评传》,109—110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鲁迅对这部科学译著的社会意义与学术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可见,此书的译成与出版也得益于鲁迅的鼓励和启发。为鼓励支持周建人研究自然科学与对生物科学的翻译,同年9月,鲁迅向上海内山书店函购日本大型生物学丛书《生物学讲座》100多册,送给周建人。

  这里尤为要讲的是周建人对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在中国的译介及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作出的重大贡献。《物种起源》的英文原著在1859年至1872年之间一共出版了6个版次,现在使用的《物种起源》中译本均为其原著第六版的译本。大约三四年前,我在查阅商务印书馆列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著作目录时,看到有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三人合译的《物种起源》名列其中,顺便对《物种起源》的译者、译本出版时间、版本情况作了个了解。大致是:1919年(民国八年),《物种起源》最早的中译本,由留德的马君武用文言文翻译。1920年,马君武发表了全书的译本《达尔文物种原始》。周建人在1945年12月写作的《〈种的起源〉序言》中说,“我因受友人的嘱咐,叫我用白话文再把它译出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周建人文选》,267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他翻译的达尔文《种的起源》,由香港三联书店于1947年出版。据著名翻译家叶笃庄先生1993年在他的《〈物种起源〉中译本修订后记》中讲,“但他(周建人)谦虚地认为自己的译文还不尽善尽美,于是他约我,我又约当时教育出版社编辑方宗熙先生合作(方宗熙,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编辑室主任),共同重译《物种起源》”。他们三人合译的《物种起源》,于195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物种起源》用白话文翻译出版的第一个版本,这个译本第一版距今已有64年。当时(20世纪50年代)由于客观原因与迫切需要,三个译者根据原著内容的三大段落,把译文分为三部分,译完一部分,出版一部分,共有三个分册。

  叶笃庄先生还说到:“其后由三联书店转给商务印书馆,1963年重印一次,1981年后又多次重印,均未进行修订。”“第一版问世时,我们曾明确指出,这是‘试译本’,就是说当时我们对自己的译文并不十分满意,准备再版时再做修订。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愿望始终未得实现。”1982年3月,周建人在《北京晚报》发表的《译文琐记》(后被收入《新华月报》,1982年5期)文章中,将他对《物种起源》译本校订的牵挂之心跃然字里行间。文章开篇说:“我们数人合译的达尔文著《物种起源》,最近又由商务印书馆重新印刷发行了。但在我译的部分有不妥处。我因年迈,已无力重新校订,我曾建议商务印书馆在重印前请人重校一次。但回答我说,时间来不及,等以后重版时再说。但我总觉得心里不安。”(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周建人文选》,368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从“总觉得心里不安”这句话,足见他对翻译《物种起源》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态度,既总结翻译中的“得”,也敢于正视翻译中的“失”。通过这些文字我们足以了解到,周建人为《物种起源》在中国的译介所付出的劳动与努力。

作者:唐瑾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