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一位赤脚医生的40年从医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姚树坤访谈

发布时间:2018-10-23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8-10-17期7版

放大

缩小

  人物简介:

  姚树坤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消化病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分会副会长,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疾病,主攻慢性肝病和功能性与动力障碍性胃肠病。

  ◆《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占50%,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

  ◆据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达2.45亿,北京地区成人患病率达35.9%,介于正常值和高血压诊断标准值之间的人群为41.3%。

  ◆世界卫生组织对慢性病发病的原因有权威解读:遗传因素占15%,自然因素占7%,健康保障占8%,社会因素占10%,个人生活方式占60%,人类可以靠规范这60%来达到健康目的。

  

  当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姚树坤发出采访邀请后,他爽快地应允了,并表示,从医40余年,疾病谱的变化让他忧心忡忡,“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它不同于卫生科普。”他认为,除医学知识传播,还要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而要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生必须承担起健康教育第一人的责任,这对于拥有3亿以上庞大慢性病患者的中国至关重要。

  学医的好苗子

  “国家恢复高考了,你应该去考大学。”1977年,河北安平县一个小山村,19岁的赤脚医生姚树坤正在为一位患者诊治,有人跑来兴奋地对他说。

  此时的姚树坤高中毕业后,已在农村当了近4年的赤脚医生。

  幼年时,书籍很少,博闻强记的“姚家小子”经常被邻家珍贵的古籍藏书吸引,抱着《中华活叶文选》等书中的文言文如饥似渴地阅读,经常忘了回家吃饭。“古籍中只有部分句子有注解,因年幼理解力有限,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加深理解。”也因此,姚树坤对传统文化以及古文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拨动了少年姚树坤的心弦。“先生”为村人诊治疾病、解决痛楚,村人对“先生”的尊重和崇敬,使他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无限的向往。“我的祖辈中曾有人为医,我的父亲对传统中医及现代医学均有了解,高中语文老师用针灸为学生治病,也教会了我行针”,这些影响使少年姚树坤天然地亲近中医,《雷公药性赋》《频湖脉学》《神农本草经》等这些中医典籍他爱不释手,由于勤学好问,领悟力强,高中时便具备了给人开药方的能力。

  1974年,尚未恢复高考,高中毕业的姚树坤毫不犹豫回到农村老家,当了一名赤脚医生。由于上学期间成绩优异,又有医学基础,回村后很受重视,被公认为是学医的好苗子。

  在当赤脚医生的4年时间里,姚树坤从中药的采集、收购、识别、加工、炮制都深得老药师亲传,患者对中医大夫“摸脉看舌说病情症状”的严格要求,更使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中医童子功,“那时的中医要通过摸脉看舌后说出病人的症状,如果说得不对,即使开了药方,患者出门后也会扔掉。”随着医术的不断提高,一些疑难复杂病人开始陆续找他诊治。

  1978年,乍暖还寒时节,“春天的故事”响起前奏,19岁的姚树坤结束4年的赤脚医生生涯,踩着时代的鼓点,带着新奇与梦想,走进河北新医大学(现为河北医科大学),一头扎进中西医课程的海洋,中医四大基础、中医内外妇儿科、针灸等,西医基础与临床全部课程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时间,“那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所有时间都用在了专业学习上”,时代在酝酿激情岁月,姚树坤梦想成为“一代名医”,那时的他已是“初生牛犊”,崭露头角。

作者:郝雪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