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评弹声声韵悠长

发布时间:2018-10-24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8-10-20期05版

放大

缩小

  今年的元宵晚会上,一曲融合了陕北说书与苏州评弹的《看今朝》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苏州评弹作为中国传统曲艺的杰出代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以其简便的说唱形式、精彩的书目内容、惟妙惟肖的表演方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评弹一直在变化发展,随时代而兴。全国政协委员、苏州评弹艺术家盛小云与评弹结缘近40年,为本刊讲述了自己从事评弹艺术的生动经历以及对评弹艺术传承发展的思考。

  我的父母都是评弹演员。不过小时候,我却并不知道苏州评弹是什么。10个月大时,我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农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代。父母每天干农活,没有在我面前表演过评弹,只是偶有提及。童年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我特别喜欢抱着半导体听京剧,还“大胆”地到村里文艺宣传队唱京剧,成了生产队的小“童星”。母亲看我的乐感和嗓音条件都不错,觉得我可能是块学艺术的料。

  1977年,我与父母回到家乡苏州。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举办了一台江浙沪大型会书,我跟着父亲去听书,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评弹艺术。改革开放初期,苏州的评弹演出非常火爆,有时候买一张票,得拿着席子在戏院外面排一个晚上的队。记得书场里面座无虚席,当时10多岁的我站在台角边听,只觉得很好奇、很有意思。虽然能听懂苏州话,但书中的情节不怎么懂,就追着听故事。台下观众叫好不断,看到如此盛况,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我父母从事的评弹艺术啊!我第一次对苏州评弹产生了兴趣。

  过了一段时间,父母恢复了拼档演出,每到寒暑假,我就跟着他们到码头去听书,已经完全是个“小书迷”。上初中后,我下定决心,要把评弹作为自己的事业。母亲告诫我,想学好评弹是很难的,于是以3个月为期限,能够习好评弹开篇,才可继续走这条路。

  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对我严格培养和观察。与欣赏舞台上成熟演员游刃有余的表演比起来,学艺无疑又艰苦又枯燥。一开始我进步挺快,按母亲的计划努力练习开篇,到第一次上台表演,整整87天。那是在上海的一个小码头演唱开篇《莺莺操琴》,母亲还担心我一个小孩子上台会不会紧张,所幸的是这情况并没有发生。自此之后,我便开始跟着父母跑码头演出。1983年,我考上了苏州评弹学校,得以接受更为系统的基础教育和严格的艺术训练,下苦功夫磨炼演唱、伴奏等一系列评弹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我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后来又进入苏州市评弹团,并且开始和父亲拼档演出。前后10年的时间,我与父母一起,跑遍了江浙沪的大小码头。跑码头是我艺术生涯中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每年将近有300天,我们都在外演出。那时候很多县城、乡镇都有书场,演员之间打擂台,竞争十分激烈,就看谁的书能吸引观众。我和父亲演出《白罗山》《游龙传》等书目,母亲在台下看,结束后便给我指点需要注意的问题。跑码头很辛苦,那会儿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火车、公交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倒腾”,经常没座位。不过,每一天能跟观众面对面,我还是很开心,当然,如果演得好就更加开心;要是效果没出来,心里也闷闷的。10年的摸爬滚打,我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每天一大早吊嗓,并把当天要演出的开篇、回目都练一遍,晚上则预习第二天的演出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波澜不惊,却非常充实。我还不断去参加各种评弹的比赛,得了一个外号:“获奖专业户”。能获得好成绩离不开自己努力和母亲的督促。她给我定了一个标准,每次比赛拿出的作品都要有新的亮点,不能炒冷饭。正是在这样的磨炼中,我的评弹艺术取得了很大进步。

作者:盛小云 口述,本报记者 谢颖 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