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知道悟道 行道守道

——读《朱永新教育演讲录》

发布时间:2018-10-24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22日第10版

放大

缩小

深处的智慧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朱永新老师游心艺文,是为了澡身浴德,正是一种大爱促成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教育理想。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不玄虚,不疏远,举手投足透着随和,叙事论说高妙有味,说古论今,侃文逗艺,透露着浓厚的人生逸趣和教育旨归,表现出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这是朱永新理解的教育之道。

  在当今环境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仍然只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一个必要的乌托邦。而重申教育理想,重建理想教育,恰恰是新教育共同体成员——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追求。在现阶段,这一追求主要体现在新教育人力图实现的“四个改变”上: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

  《演讲录》充满了情理趣。《母校,我的天堂》《养成教育任重道远》《梦想的力量》等作品情理趣俱佳,情致和情调,自然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情理趣,是人之眼,更是教育之眼。

  他认为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后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是新的。在他看来,教师理应博文约礼,志远行近,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教师是帮助学生走向历史的一座桥梁,学习犹如登高山看世界、上层楼阅人生,教师自己多学一些,融汇在从教行为中,就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滋养。对教师而言,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生命与使命同行”——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提升自己;我们在从事教育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的生命。一名真正的教师,或许也会在某一个瞬间懈怠一点、马虎一点,但他会立刻听到内心慌乱的鼓点。因为教师的一切琐碎和重复,最终都会镌刻成学生前行的每一个脚印。

  知道,悟道,拓荒耕耘;行道,守道,点火播种;文字简洁洗练,朴实走心,语言奔放老到,圆润娴熟。一种诗意的温情和智慧,感染广大教师一同分享,一同品味,一同守望。

  是什么魔力让他专注如此,守正出新?读朱永新的新作,我想问他这个问题,我也在问我自己。

  (作者:段伟,系湖北省英山实验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22日第10版 版名: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作者:段伟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