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士人风骨  坚守独立人格

发布时间:2018-11-05  来源:民进浙江省委会网站

放大

缩小

  金海观有了相对宽松的环境。6日,夜看绍剧《昭君出塞》等戏,后读《孽海花》《痛史》《王充》等书,还进行评价,说彼得洛夫“以一个外国学者写中国哲学,可算写得详备,中间小有错误”。他任省政协文教工作组副组长、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政协全体会议执行主席;偕童友三赴湖州、衢州,商洽建立民进组织,动员骨干教师入会;金海观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参加政协视察组到萧山、诸暨出席座谈。4月,金海观在政协常委会上发言,就如何开好本届政协会议,建议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使上下都树立起协商意识:希望领导不要预先有一个框子放在脑子里,听到人家说的与自己框子不合,就要批评,以致他人不能畅所欲言。必须平心虚心,方能倾听人言。至政协领导上过去如有错误,在开幕式时应以检查。在群众方面,当发言时如遇到领导有所批评,不要遽尔退缩,仍须坚持讲完。

  1957年5月4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关于请党外人士帮助整风的指示》,要各地党组织“邀请党外人士开座谈会,请他们畅所欲言地对工作上的缺点错误提出意见”。然金海观在5月12日常委会上的发言已遇寒潮,风向突变。商讨本届会议总结内容,会议开到12时许散会。他建议不要在总结发言中令人感到有将“放”欲“收”之意,但省委书记同志似不以为然。5月31日,统战部召开民主党派省市地方负责人座谈会,金海观谏言,提出了四点意见:(1)党在学校内的领导问题;(2)分配问题;(3)干部问题;(4)少数人虚伪不实的作风问题,如因邀功及诿过而讲假话。6月6日,《浙江日报》第一版刊登其发言。

  6月5日,在浙江省委统战部座谈会上金海观发言,首先对学校内党的领导问题提出意见。他说:校长要受党的领导是当然的事,但并不是说要受校内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对党员校长和党员教职员要起领导作用;对非党员校长、教职员和学生只可从思想上来领导,不能从行政上来领导。党支部对行政上只负一种监督作用,这个作用,民主党派支部也要共同负责。关于干部政策问题,金海观说:我赞成用人要重才德的主张。“用人唯亲”与“用人唯党”均非大公无私之道。就目前浙江中等学校情况而论,非党员校长极少,有也是有职无权。党员是可做校长的,但须注意必须有一定的水平。他还对教师待遇、龙泉拆塔事件的处理等问题提出了意见。这些,后来就是金海观主要的“右派罪状”。

  6月7日,民进萧山县委会成立,金海观代表会中央和省筹委会前来祝贺。合影时,其神情严肃。9月4日,中共省委常委讨论民进、九三学社反右派的计划和斗争对象;14日,检查民进、教育厅、教育工会联合斗争俞子夷、金海观等“右派分子”的准备工作。从此开始,检查交代、接受批斗,随叫随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金海观那翻译丹麦的乡村教育、呼吁德谟克拉西、归纳“湘湖精神”的脑袋,改成了写检查汇报,一次、两次,反复地上交,一份材料达上万字甚至更多,蝇头小楷,挖掘自己的反动思想、右派观点、错误言行等等。大字报如投枪匕首,刺向教育家金海观。

  金海观的发言没有错: 一是在公开的会议上,“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况且是党中央所倡导的;二是所提意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当然问题的解决,需要时日。譬如党政分开政治体制改革,直到半个世纪后,才提上日程。然在当时金海观只有“检讨之功”,而无“分辩之力”。

  金海观信奉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具有士人风骨。“当代中国不缺少知识分子,缺少的是士。”(冰心评价钱钟书)“士志于道”,“道”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的思想行为志向具有超越性,不以个人经济利益为转移,其精华即独立的精神和高洁的节操,不懈追求高标准的专业品质和人格品质,绝大多数人无法企及。金海观崇尚谭嗣同,将其人格置于康梁之上,曾为学生动情讲解。1959年12月12日,他“戴帽”不久,还去书店“购得谭嗣同年谱等书两本(人民出版社)”,可见心仪至深。

  金海观以言获罪,结果被撤去了从民进中央候补委员到省筹委会秘书长的职务,保留省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筹委会委员的职务,行政13级降为15级,在机关监督劳动。省筹委会领导班子四人,仅一人无恙。出席1957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民进中央苏、浙、沪二省一市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会中央副主席林汉达和浙江的任铭善、唐廷仁,萧山的湘师校友、民进萧山县委会成员周汉、邵士珂,甚至松阳的叶芳等,都戴上了“右派”帽子。

  1958年春,金海观等两名政协委员赴萧山视察,参加座谈,还坐船去参观湘师旧址,所见满眼凄惨:20年前的“乡教运动”根据地,已成为农场的畜牧场,压湖山已经秃顶,原来葱郁的树林全被日寇砍得精光,校舍大部被毁,湖水干涸,航道淤塞,往日的湖光山色,面目全非。莘莘学子的摇篮,弦歌早绝,变成猪舍。同行的有关领导,有的是湘师校友,大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唏嘘不已。金海观心情沉重,进入船舱木然不语。人非物非,同遭不幸,顿生“黍离”之感。

  此后的13年,金海观与书报和文史资料为伍,他读《鲁迅全集》《杜甫诗论》《梦溪笔谈》《本草纲目》《严复传》和小说《苦菜花》《草原烽火》等,又读《辛亥革命回忆录》《文史通义》《诸暨诗英》《三国志》《文选》《资治通鉴》《汉书》《明史》《李自成》和章太炎家书、薛福成日记等,还与恩师郑晓沧讨论黄炎培《八十年来》的虚实。

作者:蔡惠泉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