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冯骥才的无书生活

发布时间:2018-11-14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8年11月08日11版

放大

缩小

  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谁能想到他之所以取得今日成就,得益于曾经的无书生活。

  冯骥才的家在“文革”之初就被洗劫一空。原先收藏的1000多册图书,被造反派或撕碎或烧毁。抄家过后收拾破烂杂物,冯骥才把残书和零零散散的书页十分小心地收起来,整理、缝订,破口处全用玻璃纸粘好,残篇散页装了一大包袱。

  包袱里的这些书页,成了冯骥才真正的伙伴。苦闷寂寞时,他便把包袱打开,将里面的凌乱书页拿出来读,由此进入了另外一个天地。

  《约翰·克里斯多夫》被撕得只剩下半本,几乎被冯骥才看烂,若干名词佳句全都熟记于心中。读这些无头无尾的残书,冯骥才慢慢地有了另外一种体味。书中的某一人物命运由于缺少篇章不知后果,冯骥才就用想象去发展它、完成它,按照自己的意志为他们设想出各种命运变化和结局。期间,他感觉自己就像命运之神那样安排着一个个有意味的生命历程,由衷地感到幸福和快乐。

  由于不知道这些人物在原书中的结局是什么,冯骥才往往会给一个人物设计出几种不同的结局。他把自己编的这些续篇分别讲给不同的朋友听。凡是某一种结局感动了朋友,他就认定原作一定是这样,而朋友听了冯骥才的讲述也都深信不疑,好似他讲的就是真实的书本。

  “文革”结束后,这些散页和残书都重新出版了。常有朋友跟冯骥才说:“你讲的那本书最近我读了,那人物根本没死,结局也不是你讲的那样。”继而朋友又说:“不过,你那样的结局也不错。”

  当年,续编这些残书中未了的故事,冯骥才干得很来劲,因为在续编中,他调动出自己生活中最生动、独特和珍贵的细节,发挥了艺术想象。慢慢地,冯骥才脱开别人的故事轨道,开始写下自己心中藏不住的、唯我独有的故事,踏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作者:姜炳炎     责任编辑:叶炜